说说最近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吧。
这得从因为要装修所以收拾家里的旧物说起。
从小到大,一定要我说最不舍得的东西,那一定是书。
人生最喜欢读书的年纪,是小学到初中的时候了,那时候一本书能够看很多遍,很多很多遍,可以吃饭的时候看书,躺着的时候看书,直到看到视力一步步的下降,直到眼镜度数从200到400到600。
却真的是很快乐的年纪。
尤其是小学时候,其实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所以那些书我总是反复去看,每一遍都好像有新的感觉,尽管故事都已经熟烂,再看也觉得很有趣,就像是每次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长辈们总喜欢说起我小时候的糗事,也就那么几件事,但是每次听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说的长辈也觉得很开心,好像眼前的我还是从前那么一点点大,我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慢慢变老。
所以从小到大积攒下来的那些书,除了送人的,就算再烂,我也都不舍的丢掉。
课外书,辅导书,课本,乃至试卷。
哦,yes,没错,直到两三年前,我还保留着2002年我小学毕业前做过的语文和数学最后几次的模拟试卷,还保留着1998年我买的16开本练习册。
后来这些卷子之类的,慢慢的消失了。
消失前我把它们找 来,并不介意上面落满了的灰尘,翻开看了看,边看边笑。
总觉得,回头看以前的自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就像我第一次和女孩表白之后,愣住了,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尴尬,无比尴尬,尴尬到想起来都还忍不住想低头。
那个让我忍不住低头的姑娘,总是在我跟她说话的时候低下头去,几乎从来不敢看我的眼睛,偶尔看上一眼,也很快的把目光转了过去。
她后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就像我离开那些我一度认为非常有纪念价值的试卷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自以为是的书香气息让当年的我偏执的认为,卖什么都不能卖书,卖书是败家的行为。
这种想法的结果是,我几乎一本不落地保存了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每一本教科书。
我是认为,这些都是我的财富,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再一次仔细去阅读它们的每一页纸。
可能还是太天真。
记得乡下的旱厕里面总会放上一本语文或者几何,蹲坑的时候可以拿来看着解闷,体会一下国文的魅力,或者数学书上弱智的儿童画,然后撕下来,一下,对折,再一下,再对折,顶多再加一下,不能再多了。
用完丢下去,还要抱怨一句,刮的好疼。
其实想起来,这样也算实现了它们的价值了。比起我那些堆在角落里,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都再也不去看,要好的多了吧。
是的。那些我自以为,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会拿出来看的书,已经默默的在那里呆了这么多年。
一次都没有翻过。
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翻了。
时光匆匆忙忙的走过去,当时经历着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有太美好,如今回忆起来竟然会有一点点的不舍。
可能不舍的只是从前读书时候的那个自己,那些人,和有那些人陪伴的日子。
有些东西,就算你知道它还在那儿呆着,但是其实早已离开。
有些人,就算你知道已经离开,还是会想是不是明天会叫你起床,会摸着你的头说,你是最棒的。
再也不去看的书,那就丢掉吧,反正早已经把它们忘记。
再也见不到的人,也只能安静的放在心里,可以泪流满面,不能出声。
晚安,为了纪念而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