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享过“金融成长史”,结论是,中国是中央集权的金融体系,优势是国家的信用非常高,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劣势是民间信用非常脆弱,中小企业需求被压抑。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来理解阿里的发展~
一、第三方担保符合国情,成就了阿里
2003年,阿里推出了淘宝,C2C业务,淘宝把大量的中小商家和C端消费者连接在一起。
但不像美国信用体系非常完善,中国当年成年人信用卡持有率不到3%,买家怕在线付了款,商家不发货,商家怕先发货,买家不付款。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发现在中国发展网上交易的核心不是需要好用的支付工具(比如PayPal ),而是需要能提供第三方担保的交易工具(比如Escrow 担保交易)。
所以阿里迅速建立了支付宝,为买卖双方提供支付担保。
有了支付宝,淘宝的交易量突飞猛进。2004年,淘宝的交易额就突破了10亿人民币。一年前,这个交易额只有2000多万,增长了40多倍。
二、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壮大了支付宝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比如电子商务担保交易、生活缴费等等~
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基因,民间信用不足,但需求又非常强烈,像支付宝这种有一定名望,又能快速实现民众需求的产品,使用量快速扩大。比如后来的余额宝、生活缴费等产品,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支付宝覆盖的领域也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场景。
阿里最后成立了蚂蚁金服,成为了数字金融服务领域的巨头。
从阿里的成长,我的感悟是:
基于国家基因寻找商业机会,基于企业基因确定商业模式。
相关推荐:
一、人生篇
二、金融篇
二、写作篇
三、管理篇
四、职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