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外面的交通工具有洁癖。基本上从外面各种公交或者地铁一圈下来就想把自己丢掉那种。说来好笑,作为一个尚没有正式工作的小屌丝,我这个洁癖的来源纯粹是因为我晕车。这也就导致了我都快而立之年了,驾照还没有考下来。
打小我就晕车,非常严重那种。基本上封闭的移动工具我都晕,蹦蹦这种也不行。连带的像小朋友玩的那种海盗船以及转的东西都不行,两圈下来必晕,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的玩过游乐园。大抵上封闭的以及旋转的移动工具我都驾驭不了。路上遇到公交车或者汽车尾气比较大的车我都绕着走。老家那个小县城非常小,偶尔蹭下邻居家的车即使五分钟,也需要晕乎乎的躺床上修养一下午。所以基本上步行可到的范围之内我不会选择坐车。封闭的车窗内,混杂着汽油味以及若有若无的烟味,足以让我当场毙命。人说爱屋及乌,我是恨屋及乌,坐车时穿的衣服难免会沾染上一些气味,所以也是必须要换洗的。我们一家四口,个个晕车,也是神奇。
幸好大学之前我一直在我们那个小县城转悠,基本上都是自行车解决。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灾难来了,需要到省会城市上大学,离家接近4个小时的路程。每逢开学的时候我不仅要面对离家的乡愁,还要面对严重的晕车。坐车的时候我的标配是晕车药加晕车贴,事实证明在长途汽车的味道面前,晕车贴之类毫无还击之力。封闭的车厢加上汽油味、个别人身上的烟味、脚臭味以及呕吐物的味道等等,导致我每次坐车都感觉是一种酷刑。打听一圈之后基本都是给我建议:多坐车就不怎么晕车了。这个话我真是没法接。所幸的是四年大学下来,我确实晕车的症状减轻了一些,但是也仅限在放假回家的途中,开学回校的路上我依然晕车晕的生无可恋,对此我的理解是回家的喜悦冲淡了我的晕车,所以多坐车是否能减轻晕车这个理论在我身上不太有说服力。
研究生的时候跑到了北京,好了,离家更远了。大学的时候校区在郊区,所以不怎么出门。北京可就不一样了,只要出门基本上都得公交加地铁,这几年还好有了各种共享单车,但是前几年没有的时候只能是11路+公交+地铁。所以,我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这里我要先感谢北京的雾霾。在大学大家不怎么在乎雾霾,都不怎么戴口罩,到了北京之后我才正面雾霾,大家各种佩戴防雾霾口罩,在此机缘巧合之下,我也跟风购买各种活性炭口罩之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活性炭口罩竟然可以有效吸附各类交通工具上的异味,从此我发现了新大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竟然就这么解决了,简直开心到飞起,当然偶尔做长途的时候还是要配合晕车药使用。所以在没有疫情的前几年我只要坐车也是戴口罩的,每次有人问我为啥戴口罩坐车,我都很无奈的表示晕车的厉害。偶尔味道很大的车上还要戴着口罩的同时嚼口香糖。回想我之前为了防晕车坐车的时候从来不吃饭不喝水,坐车直板板的坐,也不敢睡,因为靠着车椅背坐感觉会加重晕车,睡着了之后再醒容易吐,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个钢铁侠,一路直板的坐车。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心情好的时候吃了饭再坐车也不晕车,除非车上的味道非常大。
总结一下,如果你也晕车的话可以试一试,活性炭口罩+薄荷味口香糖。现在疫情当下,基本都是戴医用口罩,效果其实不如活性炭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