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想,我是中了毒了,中的还是叫“余华”的毒。
距离看《活着》,已经有四年光阴。想当初,我是那么地不理解这部作品,顺带着,还不太喜欢余华,总觉得他内心阴暗,让主人公一人承担所有不幸。
也正是因为不喜欢他,才有想了解的欲望,我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写出这么痛的悲剧。想了解一个作家,了解他的作品是必要的。
因此,只要我遇见他的书,就会想起《活着》,激起心底的好奇,最终拿来读,然后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发誓再也不读余华了,可是,有些东西,就戒不掉了。
这不,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读了余华三本书,从《第七日》、《兄弟》到《许三观卖血记》。每一本书,都是我含着泪读下来的,也是我笑着读下来的。不得不说,让人笑中生悲,悲中生笑,又哭又笑是余华的强项,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02
余华特别擅长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在他笔下,那些个普通到尘埃里的主人公,活得真切,活得五味杂陈,活得平平凡凡又轰轰烈烈。
他笔下的主人公,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或是自私、或是胆小、或是无知、或是懦弱......也正是这些不完美的人,才显得那样真实,才那样贴近人生、才让人产生共鸣。
从福贵到李光头,再到杨飞,然后再是许三观。这些人,每个都夹杂着人性的恶、却又有着最纯粹的善,他们都是亿万人中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底层的平凡人,却也都是自己生命里轰轰烈烈的主角。有时候,你看的好笑,因为他们坏的那样单纯;有时候,你看着又想哭,因为他们不彻底的纠结的善良;可我相信,慧眼如你,你会一直留在感动里,因为善良一直在他们心中,在苦难中也还会发芽成长。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脾气好坏,不能看他遇到好事时,要看身处坏的环境中。我挺认同这句话的,我想,衡量善良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拥有一切后,自己过着舒适的日子,行善做好事固然值得称赞和学习;可要是一个人,在受到命运的种种摧残、被生活的凄风苦雨挟裹着的时候,还能噘着嘴抱怨一番,在他心底善恶交织后,最终选择善良,这就是另外一个高度了。
读者不要误会,这里并不是讲条件好的人行善不叫善良,而是在陈述一个更难能可贵的善良,因为并非每个人在命运的漩涡里,都能坚持内心的善良。我特别赞同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能,可人的本能不止善良,因此,当人处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还能保此善良的本能,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而这种本能品质,在余华的四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我都看到了。
他们挣扎着要不要善良的时候,我看到了命运的巨手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也才更深的体会到生活之艰、他们之痛。
03
命运从来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无论你怎么无助,无论你多么痛苦。
我是在《朗读者》上看到双胞胎孩子一出生都患上自闭症的秋爸爸秋妈妈,他们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们,这是他们的骄傲。记得秋妈妈说,在一个孩子确诊为不可治愈的白血病的时候,那是他们一家最艰难的日子,每当她往返于医院和租的房子的那一段路上,她一个人,就会想,老天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不公,为什么让这一切降临到她孩子身上,为什么她不能代孩子受......
同样的话,许三观在一乐生病的时候说过。他为了一乐,卖血卖到不要命了,他想,他可以死,他活了半辈子了,什么滋味都尝过,可一乐呢?他只有二十一岁,他的人生才刚开始,他还什么都没经历过。
秋爸爸秋妈妈,都是普通人,许三观,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可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父母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仅此而已。
这样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只是,这世间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这些人物世界里的波澜与天翻地覆,也许没人能看得见。
史铁生在一篇散文中说:历史难免是一部御制经典,文学要弥补它,所以看重的是那些沉默是心魂。他还在文中引用了西川的诗:
我打开一本书
一个灵魂就苏醒......
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
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
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
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余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从小人物的视角写出了世间的悲欢。他的作品里,痛苦是真痛苦,单纯是真单纯,快乐也是真快乐。悲欢五味,活着只是活着本身。
我真的是中了余华的毒,总是忍不住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