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蒲苇。然而很多人在忙碌摇曳中忘记了思考,他们随着风的方向,或者自己的惯性,摇曳摇曳。
生活中有太多的嘈杂,停下脚步也仅仅是因为疲惫了。很多时候我们不会给思考留下太多的空间,这里似乎被生活的琐碎自己巨大的幻想所占据。一些时候我们偶尔腾出位置来放置思考,给这一伟大事物来运作给我们启迪,但是思考的思考——反思,我们似乎进行的如此之少,密涅瓦的猫头鹰不知飞处何方了。
我们更多的是依据惯性在运作。然而生活并不是这种简单的三点一线,我们似乎需要一种更为不凡的东西(相对于我们既定的生活运作轨迹),带来闪光,让我们的活动更符合生活的美意。
我们通常不知道生活是什么,以及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同时也对未来缺少必要的规划。我们的每一天都貌似在重复。或许我们拒绝改变,因为这意味着陌生和未知,对于前途不明,我们无法把握的东西潜意识里我们就是在恐惧和回避。我们现在的行为模式是在远古先祖的成千上万的试验和进化而形成的。远古几乎到处是危险,经验和轨迹就显得尤为重要,惯性的存在也节约了我们的能量。比如我们行走时却脑袋同时在想些其他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会使我们绊倒摔跤(当然特别走神的时候除外),我们很容易的做到“一心二用”。但是这在避免犯错的同时也驱逐了一些进步。它让我们囿于局限,我们似乎很难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从个人和社会联系来讲,每个人天生就带有这种禀赋,人们都是依靠惯性在行动,这并不出众,众生也就平凡。反思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这一过程中,就像给思维的湖泊带来开口,让高处思维之水倾泻而下,带来活力和运动,而不是被稳稳的围在堤岸框架之中,思维乏善可陈。这不仅带来生活的全新的活力和意义,通常也能让自己比别人走的更远些,毕竟,很多人都是在一个范围比较小的圈子里面原地踏步。
我们是会思考的蒲苇,我们也天然的具备反思的猫头鹰。但是这通常需要我们自己积极的来把握,来有意识的运作自己的头脑。我们每天被纷杂的事情环绕,有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很无趣,也会产生一些苦恼和对这种机械的反抗;有时候我们自己积极的想着要改变要不同要成功,但是这一般仅仅是心血来潮,誓言的第二天就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变得兴趣缺缺,也没动力理会这回事了。这都是因为反思的不够:次数,深度不够。行动总是由意识指挥,然而要转变思维来推动行动不是靠心里想着:手,你不要抬起来,但是你还是抬起来了。思维的对抗和说服貌似是笑话,思维只有从内部来发生改变,才能自然而然。反思则是从内部来改造思维,思考的思考才能改变思考。
现今很多人都生活的机械和重复,不仅是每天做的事,也在于个人的品质和能力。生活不是应该发现其中不一样的地方吗?尝试改变以及前进确实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但是反思恰恰提供了这种途径。我们反思,才能给生活带来新意,才能追踪到过往的教训以及描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