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儿子三岁半,有时会被同龄小朋友推倒在地上,他就坐在那里哭,也不知道还手。我觉得要让他还击人家,不然男子汉会懦弱。可又有人说不应该这样教他,会把孩子教坏。所以我想问问,当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到底要不要还击?
答:孩子被欺负但没有严重后果时,要不要还击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包括我自己。到底是“打人是不对的”,还是“不能让孩子太软弱”,这也确实是令父母纠结。
容易被欺负的孩子有两类,一类是自卑、懦弱型的孩子。二是不会处理冲突、只会打人的孩子。而这种被攻击后不还手的孩子,一般是属于先天气质“易抚养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比较安静、自律、合群。父母及时进行干预、引导,孩子很容易从冲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自我保护,最终形成较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当孩子被推倒时,父母会很心疼,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可怜,又被欺负了”之类的话。还可能很生气,要求孩子马上站起来或者打回去,但孩子往往会被父母的愤怒吓坏,开始大哭。这时候父母可能会对孩子非常失望,然后可能会说“你真没用,都不敢还手”。这两种说话方式都会暗示孩子“你是一个弱者”,让孩子更加惧怕冲突,长期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而如果父母鼓励孩子打回去,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打、也不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只会用暴力处理问题,逐渐形成自私、暴躁的个性。更何况,再厉害的孩子一定会遇上更厉害的孩子,当孩子打不过的时候,父母怎么办?帮孩子一起打吗?两家父母互殴的新闻就是这么来的吧。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说,那面对孩子被打,我就什么也不做吗?当然不是。当怀疑孩子被欺负时,我们可以问自己下面四个问题。
第一问,孩子怎么样?先不急让孩子站起来,问孩子“你怎么样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孩子如果比较小,就把孩子扶起来。孩子比较大的话,听了你这句话,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孩子一般就会自己站起来了。
第二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孩子被推倒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冷静下来,才能判断对方是“故意欺负自己的孩子”,还是“不小心的推搡“。对于提问的孩子来说,同样是三、四岁的年纪,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想法经常是用动作来表达的,而这时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手部力量和动作,所以往往会用力过大。同样三、四岁的孩子身体平衡性还没发育完成,在对方用力时很容易摔倒。所以对于这么大的孩子,基本可以排除“故意欺负”的可能性,属于无意行为。如果是经常发生,且没有任何原因的,比如无故的击打、经常性的毁坏坏孩子的玩具或者衣物、集合其他孩子一起孤立甚至追打孩子……这些都属于故意的欺负。
第三问,孩子可以怎么做?如果是无意的推搡或者击打,孩子在玩耍时需要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身体距离,避免“误伤”。同时也借此让孩子换位思考,自己在和小伙伴玩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如果是有意的欺负,孩子就需要自我保护的方法:在对方的行为让自己不舒服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如果对方没有停止,就要告诉在场的成人或者远离对方。另外事后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
第四问,我可以怎么做?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遇到各种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父母在清楚了上面三个问题之后,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用行为示范的方法,让孩子知道“我要怎么办”。比如,让孩子扮演推打的一方,自己扮演被推打的一方,用语言和行动演示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观察。当孩子观察清楚之后,再互换角色,让孩子模仿一遍。模仿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谈一谈心里的感受,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孩子太小或者对方太霸道,经过引导和示范,孩子还是无法独立处理冲突。这时候父母就要从精神上的支持者,变为现实中的支持者,可以和对方的父母谈一谈,也可以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和孩子谈一谈。最后,如果对方真是“熊孩子”和“熊父母”,那就让他们自己玩吧,我们的孩子可爱者呢,不愁没玩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