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创业时,我做一个高端品牌的内衣代理。在校期间,由于我比较高,也接受过模特训练,所以走台啊宣传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我的方案报给公司以后,被遭到一系列质疑,主要还是担心宣传成本和回报率的问题。但当时,我执着地认为想取得效果,我的方案无疑是最完美的,况且是我独立经营,自己承担经营风险,只是需要公司的密切配合而已。
看着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总公司负责该品牌的总经理欣赏我的勇气的同时,没忘了还是叹了口气。
活动说搞就搞。确定场地,谈包场费用,印制精美的邀请函并一一送到客户手中,遣词造句语言组织都精心推敲过,打邀约电话的语言和语气的训练和模拟,并且落实到个人,入场鲜花和伴手礼,主持人和嘉宾的邀请和串词彩排,暖场和互动环节的准备,事无巨细。
活动当天,总经理还是很不放心地问我,如果来的客户很少,甚至请的人都不来,怎么办?
讲真,我一个人思考运作每一个环节时,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呈现一台完美的轰趴,如果出现各种状况我该怎样应对,看着想法一点一点落实,觉得哪怕累死都无所谓。那时候我最需要的是理解,理解我的愿望和初衷,理解我的意图和标准。
唯一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如果没有人来,你怎么办?!
他固执地看着我的眼睛,等着我给出答案。此刻距离轰趴开场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整,他话音未落,室外突然狂风大作,裹挟着泥沙席卷而来。
是啊,没有一个人来,我该怎么办?
我的心里也充满担心,哭肯定是来不及了,况且没一点儿用。员工小心翼翼的样子也充分说明了大家的压力。我的委屈和愤怒让我把眼泪立刻咽了回去,倔强地迎视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还有两个小时,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放弃,就算天气太差一个人也来不了,我们就当是来玩玩,把朋友都叫来,自己玩开心尽兴了就好!反正我该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没有少!
士可杀不可辱!我不服输的样子被每一个我的伙伴看在眼里,大家纷纷拿出电话跟客户做进一步的沟通,有的员工甚至开始邀约计划外的客户了。我的态度很简单,而且明确,只要来参与就好,多一个人知道和了解,我们的活动就没有白搞。看着我支持和鼓励的眼神,大家放下心来,电话都打得激情四射。
终于在离开场四十分钟左右的时候,风停下来了,客户开始陆续签到进场,有的客户还带来了朋友。大家看到并没有冷场,想想之前还被总经理小瞧了,都精神大振,倍受鼓舞,热情洋溢地照顾客户去了。而且,我创业之初的助手当时表示,自己全程在等候区等待每一个客户可能要来的客户,哪怕是已经结束了才赶来的。
那次活动在不被总经理看好,而且被捏着一把汗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既达到了推广阶段的预期效果,还收获了经验,和客户积累了感情,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后来,我通过坚持参加大量的培训,自己做终端联谊,讲座或者年会,积累了一些会议营销的经验,也经历过更多的挫折和考验。
有一次精心准备了很久的讲座,嘉宾由于意外突发事件,临时才被告知来不了,这样的消息在每一次准备活动的时候都是无比担心和无法掌控的,可是事到临头自已不能慌乱,已经发出去的邀请函和打出去的电话,以及已经在来的路上的客户……我迅速走到没人的地方让自己深呼吸,一次不行,再深呼吸,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我担心一切紧张太早太容易写在脸上,一举一动会牵扯着团队每个人的神经,担心还没开始就溃不成形。然后努力想象自己在笑,自然地笑,微笑;接下来想,怎么补救?最糟糕的,是什么情形?然后回顾整个过程,再次核计预算成本,看看银行卡的余额是不是可以支撑到搞砸了的地步。
实践多就意味着经历各种状况的几率就高,做得多出错就多,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就不做事了。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可并不简单。
遇到不少棘手的状况,主持人临场发挥失败,配合不好,调音师配乐出错,最难堪的状况是客户之间有了冲突,紧张地两边协调,两边说好话。总结出来,自己必须是多面手,有时候的确不是自己的问题,但是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为你的结果埋单,那声道歉和解释于事无补而且事后显得廉价可笑,甚至来不及一声叹息,就要赶紧收拾心情打扫残局。所以,事前的准备和沟通特别特别重要,必须放下自己的情绪和负面的想法,还要细心观察和留意其他每个人的情绪,随时调动起来保持在最好的状态,所以还得是永动机和润滑油。
于是,没有主持自己硬着头皮上,讲座也去大量旁听外加听课件做笔记,不间断的培训,还包括及时的反省和检讨。保持一定的输入和输出后,量变带来了质变,总算不可控因素逐渐减少了。自己能力强了以后,也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和帮助。很多人说,我相信你就是因为觉得你积极上进,愿意看着你把这件事做好。
我的性格被磨练不少,过去遭受拒绝或者被误解或不认同,会止步不前或自己各种猜测各种沮丧,然后不了了之。现在我会进一步沟通,了解原因所在,不问只凭自己想象,永远不可能了解事实真相。了解问题所在,就有可能解决问题。所以,做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做事的动力是我想得到什么或者我想做到什么,才不会随时随地被自己的情绪打败。
也是真的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觉得准备得很充分的会议模式反应很惨淡,这些都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可能是方式不再新颖,有可能是提前估计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然后自己的一行人盛装出现在空旷的会议现场,连回声都清晰地带着嘲讽,开始有人情绪失控,有人相互指责抱怨。我的心里也很空,只在想,实在没人,我们就把流程再走一遍,现场分析一下原因,就当彩排了。然后把这一次的教训牢牢记住,作为一个失败的典型案例力求不再重蹈覆辙,作为今后每件事开篇前的一记当头棒。
后来,我们静下心来一步一步按流程演练了一遍后,每个人都在反思中悟到一点东西,比如临危不乱,镇定的能力,或者做事输了却不能输了心情的自我安抚,自我消化的能力,然后盘点自己,再次出发的抗挫折能力。
每一次的折腾都是跟自己的较量,我允许自己去尝试,在自己尚且有心有力的时候;也允许自己去大量试错,在自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埋单,可以自己收拾残局的前提下。
眼看对手不留神险些滑倒,赶紧上前扶一把的竞技场上输给对手的败将;离场的观众此起彼伏,被台下喝着倒彩依然坚持到最后鞠躬谢幕的尴尬的主持人;被一次次拒之门外,一次次重新整理表情和行装再次出发的创业者,在我眼里,都一样闪闪发光。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肯定和赞扬,面对窘境和残局,失败或者亏损,还能保持风度低头或者转身,甚至微笑,哪怕含泪。
微笑着谢幕,从开始到完成。这种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