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这应该是50年代老北京胡同里,口耳相传的一首童谣。耗子大爷在这书里有两个指向,一个是童年时的作家——丫丫,另一个是她的宠物——从一只变成一窝的耗子。作者笔下的耗子,可以说没有半点令人嫌恶的,反倒是不少的优点:聪明,机灵,亲切,随和,甚至是要敬着的,呵呵呵……她也自朝说,这里面不免有点因为她本人也是属鼠的原因。
童年时的我对耗子却是惧怕和厌恶的。正如作者说的,我们叫它们老鼠,狡猾,偷吃,肮脏,病菌……是我们对它们的评价,就连小孩子们都知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在五斗柜的衣服里,翻出一窝刚出生的小老鼠,白白的小小的,连毛都没有,当时吓得她直尖叫。我当时还小,看不见柜子里的老鼠,可过了两天后,看到家里多了个玻璃瓶子,里面像是泡着好几个鸡蛋大小的小人,吓得哇哇哇地找爸爸。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爸妈泡的小老鼠酒,说是有什么特殊好处的,反正我是不吃的,就眼不见为净了。
北京城我去过三次,颐和园也走过两回,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在八九年前了,当时的门票好像是20元,那时还大赞惠民,因为完全可以在里面走一整天也看不完的。作者很幸福,她能直接住在里面,虽然当时还是童年,但那种日积月累的随处游荡,才可以真的把园子好好的逛个仔细,就如同《我在故宫修文物》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不论是当时记录或日后回忆,都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可用。
介绍说这是一本童书,我觉得更像是给成年人回忆童年和重寻童真的故事书。我看完以后,除了感觉到作者内心的童趣外,还想起我童年的老鼠了。
2021-5-13 1530 有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