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东师,我不会在本科毕业四年后两次来东北。第一次是开题,这一次是答辩。第一次开题,感觉硕士生涯才真正开始。第二次答辩,表明我的学生生涯极有可能画上了终止符。我要记的这次,正是第二次。
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这是我从西北每次坐火车返校时候的感叹,这次过来我又由衷感叹了一次。这次买了联程,在包头转车,临到下火车时看地图看到包钢一中,才猛然想起包头老友,所幸如愿见面,内蒙天很蓝,楼不高,饭好吃,波波也没变,我很高兴。
接下来的行程就有些熬人了,波波嘱咐我吃饱喝足好上路,还送我到火车站。这种一条微信就能把人家从懒觉中叫起来的交情也是没谁了。
得亏我机智过人,第二天在火车上解决了中饭,坐地铁到的学校,一号线现在是又快又稳,到酒店入住时也就中午一点钟。
地铁换了名字,原来叫动植物公园,现在叫东北师大站,到底是看清了东北师大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学校没什么变化,状元米线还在,小南门卖烤地瓜的大叔也在,现在卖的是煮苞米。
我当天的行程让我无比骄傲,还在北苑地下超市边上发现了一个好地方,仿吾书店,现在以卖打折文创为主,有不少东西我都特喜欢,淘了不少宝。
太极湖还是老样子,一半碧波荡漾,一半含苞待放,只是我圆了不少。
大叔还是清纯可爱, 她说上高三每天备课很辛苦,但我明显感觉到她比本科的时候更成熟稳重了,我更喜欢她现在的状态,希望她一直都好。
答辩很紧张,但又不紧张,紧张是到了这个氛围又是排在第二位,不紧张是听了我的老师的录音讲解,事情发展基本都在预料之内,没有太大恐惧。表现不错,自我评价。
我认识老师是在史院网站上,那时候老师留一头短发,精干利落。第一次正式见面是见面前开题时候,老师特意跟组里其他老师交待我的特殊情况,不要为难我让我当时些许尴尬,现在无比感激记忆犹新。第二次正式见面就是这次答辩场上,老师一进门就说你的脸怎么还是这么红啊?你比前面稍微圆了一些。我身边的同学们都无比羡慕,我的老师关心她的学生不止学习,还有生活。事实证明她也真是精干利落的化身,要不是在她的监督下,我不可能如期毕业。她对学生的真诚不光让学生感到温暖,她这种温暖还会感染别人,我的论文就是委托刘娇给我送的。跟刘娇小聊几句,发现她真是那种有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潜质的理想预备老师,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到我,更像是在东师有了一个亲人,多了一份牵挂。
这是史院第二位亲人,当初喜欢听他讲当代国际热点问题,给我们看的《卢旺达饭店》和《盲山》印象深刻。后来以差强人意的水平帮老师搞翻译,到最后自己都快发疯了,自己水平臭没什么,倒是后来给我们发的500元辛苦费让我受之有愧,毕竟我连专有名词都不认得。这次见面趁着他跟海娟合影的空挡,一把拉住他的手些许愧疚的说老师我来了。我自暴家门,他说想起来了,马上问我近况,工作生活家庭都问,还请我们吃火锅,哎呀!幸福到不行。
这是我们当初的教学院长,现在卸任了。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状态更好,他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让我永远是她小迷妹。当初想听课永远听的津津有味,不想听自然就睡得昏天暗地。中西合璧的一个老师,尤通中西方思想,黑格尔老子信手拈来,不光身材伟岸,学术造诣亦令我望其项背。有幸求得他的大作,回去路上一定好好拜读。
吃了中饭就是匆匆送走大叔,她是要上高三的人,趁下课返校答辩。秋婷是我答辩期间并肩作战的好战友,照顾帮助,今天也即将踏上去台湾的旅途,衷心祝愿一路顺风,生活幸福美满!
夜里的师大顺手一拍都是绝妙美景,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永远牢记我心,现在才知道校训不是说给在校学生听的,而是说给我们毕业离校了的学生的。以后的路还很长,别人为我们铺好的路已经走完了,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了。
再看一次东师的景我就该回去了,再见,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