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英/文
朱永新先生在《我的教育理想》第四章谈到,当今社会的竞争是已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教育的真谛是要把学生塑造成未来社会的顶梁柱。那么,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应具备什么样的优秀素质呢?
朱先生心中理想的学生是这样的: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自信自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丰富的想象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掩卷静思,班里40名学生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以上六条全部具备恐怕目前还达不到,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确带给我诸多的爱和感动!
众所周知,成人和成才是同一道理,不成人也就不能成才。优秀的学生应该把道德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力求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爱和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从孩子们入学第一天起,我就告诉他们人要有爱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花草树木、小动物、父母长辈、老师同学到爱学习、爱劳动,最后到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
爱心无价!培养一颗爱心很重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班里有个男孩子叫耿旭豪,每次我上完课以后,他都会悄悄走到我身边,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轻轻抚摸小旭豪的头,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动。一个九岁的孩子,懂得感恩并能用恰当地方式表达出来,他的心灵无疑是晶莹剔透的,是善良纯真的。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是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将来在生活中也一定会是人生赢家。
我内心深处非常尊敬耿旭豪的家长,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育人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言传身教。
记得几年前曾遇见过一个品行差的学生,这孩子脑瓜聪明,但特别爱打架,且手段残忍。更令人费解的是,他打人不需要原因。他经常向同班同学索要钱物,如果不给就动手打人;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谁不顺眼就上去给一拳……
校长老师多次批评教育,这孩子表面答应悔改,事后依旧我行我素。后来在一次打架中因用烟头故意烫伤一个同学的手臂,受伤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讨说法,校方不得已通知其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
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该家长到校后,不仅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还胡搅蛮缠推脱责任,不到几分钟双方就激烈地争吵起来,最后怎么解决的我不知道,但目睹了这位家长的表现,对孩子的各种恶习可谓见怪不怪了。
可怜这个聪明的学生摊上这样无知的家长。孩子从小冷酷对待他人的同时,早晚也会被社会所孤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父母本人。但愿这位家长能早一点觉悟,从自身开始改变,与人为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
我常常这样想,一个温馨的家庭就应该是这样的:父母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孩子尊老爱幼努力上进,一家人彼此互相关爱,其乐融融。营造这种家庭氛围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了不起的,都是值得尊敬的;这样的家庭本身就是对社会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的发展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衷心希望社会家庭学校把育人放在首位,给予孩子们“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熏陶,这样,朱先生笔下理想的学生才会层出不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会早一天到来。
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