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
禅坐贵在善知根本,於根本坐即是禅坐;坐禅重在善调心妄,於觉知处即是坐禅;坐禅之命脉在于无住,於无住处才能安顺自在;禅坐之大行在于放空,於放空处堪能清透明快不昏不散。
禅坐为什么贵在善知根本?若禅坐不善从根本坐,就会妄受意识流相的牵引趋于生死境相与魔相伴。所以禅坐贵在善知根本。那么何谓,善知根本?善知者,觉知心。知是昏沉,若随即堕生死;知是散乱,若随即堕生死;知是放逸,倘若追逐即堕恶道;知是妄想,倘若喜好即堕恶道;知是攀缘,倘若粘连即堕恶道。若知是生死即出生死不随生死不取生死不恋生死即得安止,安止心中不生不死,这就是於根本坐不偏不倚中道之坐即无生死。所以,禅坐贵在善知根本。若不依此禅坐即旁门禅,应当远离。
禅坐为什么重在善调心妄?若禅坐随心流转任其流淌,岂不坏死真心成做作魔!所以禅坐重在调心。如何调心才算善调,而不是邪调?善调心者,面临昏沉不起做作之想。不起什么做作之想?不起如何透过昏沉做作之想。何故?昏沉本身因缘所造本来不实,知是因缘所造即透昏沉,非透昏沉。若愚痴禅坐者不知昏沉因缘所造而去透过,即视昏沉为实有即是昏沉。昏沉於不知昏沉因缘所造而妄想通过是名愚痴禅坐者非正坐禅者。
是故,禅坐重在善调心妄。
禅坐之命脉为什么在于无住呢?倘若於禅坐所生一切跟随、有住、喜爱、厌烦、摄取,粘连。却不知所粘连者、摄取者、厌烦者、喜爱者、有取者,跟随者悉皆无常,苦之产物,变易不定,所以不应有住。无住之心是名安顺,顺於道法。安于自然,自在之然命之安顺。倘若於禅坐有所跟随乃至粘连,便生爱喜依附其间。若所依附之物一旦变易趋于生死,苦自招来。若如此禅坐何必去坐?不离贪爱无明之根岂不愚蠢!
禅坐之行为什么在于放空?倘若於禅坐中想思泛滥而不止息,犹如洪水将至而不上岸,任其业力随意使唤如同在洪水中摇船颠覆之时也是必然。所以,禅坐之行在于放空。犹如身处岸上自在行走,不受洪水迫害,似远离猛火侵害不受烧身之疼。那么,於禅坐中如何放空?能善解因缘,通透一切识作自然放空。
原文来自陇道子QQ:504235088
问:打坐时背后有千斤力量在拉身体,很难受,是咋回事?需要对治吗?
鼎然答:这是幻触的作用,换句话说在进入一种禅坐状态时,修持者意识比较沉寂,就会使身体气脉往下运行形成身体触受,因其气脉往下运行受到阻挡,则会逐渐聚集一处形成“瓶颈”,故会使修习者感觉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疼痛难忍。因身处这种状态,意识由于沉寂无法做出清晰明智的快速分别,所以会形成幻触。当意识恢复正常而清晰后就会逐渐消失,这很正常不必在意,莫要敏感久之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