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童年记:小河的旧夏,一篓鱼与故乡的童年(三)

故乡小村的夏天,总裹着一层亮晶晶的期望。那时村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我家尤甚——爷爷奶奶要照管多达七个孙辈,他们的五个儿女全在外务工。唯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聚在老屋吵嚷,倒像从小一处长大的亲兄妹,而我是这群孩子里的大姐。

和伙伴们不同,我的外公外婆家就在300米外的巷尾。我黏在他们身边的时光,远多过在奶奶家。清晨灶上飘来的粥香、傍晚摇着蒲扇的凉风、田埂上追着蝴蝶的奔跑,后来都成了我人生最软的底色,是长大後总忍不住回头望的温暖。

夏日的清晨带着凉,我们却早摸透了这温度的脾性。天还没亮透,没人喊也没人催,各自揣着期待备好行头——背上装鱼的小竹篓,手里攥着家里的旧撮箕,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惊跑了河里的鱼。

一群孩子踩着露水往河边走,影子在微亮的天光里晃啊晃,像一串没睡醒却格外雀跃的小音符。那时的小鱼也贪睡,太阳没出来前还在水里慢悠悠地游,笨笨的,连新手都能轻松捞上几条,不到半小时就够凑一顿早餐。

论捞鱼的本事,我在村里敢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每次和小伙伴去,我的竹篓总比别人满得快,鱼也比别人捞得大些。弟弟总爱跟在我身后当小尾巴,我弯腰捞鱼时,他要么在上下游玩得不亦乐乎,要么就当我的小助理,帮我稳稳提着水桶。

河水里的清凉能驱散暑气,可捞鱼的劲儿头里,藏着我们小孩子的胜负欲。我们早有约定:每次从河下游的老柳树下出发,顺着水流往上走,再折回来慢慢捞。

时间过得快,两三个小时眨眼就过,不知不觉到了大中午。太阳烈得晃眼,河边的野草也蔫了头。可只要低头看见竹篓里的鱼——一条挨着一条,偶尔还蹦跶着溅起水花,那点晒出来的烦躁就全散了,只剩下满当当的成就感。

身边的小伙伴渐渐散了:有的怕晒,早早背着半篓鱼回了家;有的没耐心,蹲在河边的白杏树下玩起了石子。只有我和弟弟还守着,心里都盼着中午能让外婆或奶奶,用新鲜的鱼煮一锅喷香的石锅鱼——那是夏天里最解馋的味道,不满篓,我们绝不走出水边。

后来我长大成家,一年或两年才回一次故乡。每次回去,我总会特意绕去看那条小河。可它早不是记忆里的模样:水量少了大半,部分河床裸露着,岸边堆着垃圾,狼狈又落寞。

风掠过水面时,再也没有当年孩子们的笑声,只有河水流过石头的轻响,细细的,像在低声讲着从前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或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条河。 从老家搬出十多年了,老家的房子损毁严重,瓦盖全部坍塌下来,只剩下几堵墙还在那强撑...
    竹林洒阳光阅读 4,010评论 0 0
  • 到了夏天,几场雨过后,河水猛涨,这时大人不让孩子们到河边去玩,怕被水冲走。 河两岸一片碧绿,郁郁葱葱。小蝌蚪已经变...
    子晴读书阅读 3,097评论 9 23
  • 记忆里,给我的童年带来最多快乐的,是故乡的那条小河。 这些年看过许多美丽的河流,但还是觉得故乡的小河最美。 河水从...
    子晴读书阅读 4,332评论 18 24
  • 最近刚收到通知,因为工作安排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我是多么热切地想要见到远方的亲人,常年漂泊在外,让我分外想家。 记...
    一直淋雨的孩子阅读 6,820评论 15 181
  • 前几天县城的乳江河上游关了闸,整条河河水干涸,很多人卷起裤角在河里摸螺,电鱼。那天正好经过,远远望去,似乎电了好多...
    心向阳无悲伤阅读 3,783评论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