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这个世界张望——必看经典《末代皇帝》
这两年,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人,走得有点急,仿佛一夜之间,他们都成了我们久远的记忆。
霍金、李敖、余光中、杨洁、单田芳、金庸,这份名单可以很长很长,让我们无限惆怅!
最近,这份名单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他,叫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说起来,认识贝托鲁奇还有一些渊源。
大学期间,电脑和网络开始普及,一时之间,Flash成为那几年网络上最红火的存在,某一日闲来无事,翻到了卜桦的一个Flash作品《猫》,被那段母子情深所打动,更记住了那段凄美的配乐。
于是找啊找,知道了这段音乐的出处——《末代皇帝》。
于是又是一番找啊找,终于淘到了这部电影。我的大学生涯也就在不断寻找中划上了句号。
这部电影看了以后念念不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毕竟,一直让我心心念念的的电影不多啊!
回头来说说这部电影,该片在第 60 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大放异彩,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等九项大奖,而且还拿下了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共获得了28个奖项,一时风头无两。
其实这部电影还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但这部电影,确实担得起这么多奖项,这么多第一。
回头来说电影本身吧!
我是谁,一个永恒的主题
这部电影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实际上也是溥仪不断寻找身份的过程。
尚未断奶之际,这个孩子被抱到宫中,从此母子永隔,他怀着惧怕张望这个威严的世界,从此也在这个牢笼中寻找一片自由的蓝天。他渴望自由的爱情,想要接受新的事物,我至今记得他带着婉容学骑自行车的镜头,诺大的紫禁城里,他们孤单单的身影,快乐那么短暂。
这个牢笼,不是他的选择,历史推搡着他走到这个位置,众人簇拥着,用一套套规章礼仪把他锁在里面。
他想要自由!
但自由来的太过意外,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他被赶出了紫禁城,等他来到了自由世界,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这时候,他发现自己最在乎的,是他童年拼命想要挣破的——皇帝的身份。所以当日本人找到他时,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愿的走向了伪满洲国的皇宫,重新被关了起来。
但随着日本战败,一切成为了泡影,他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但他仍觉得自己是皇帝,执意要担负起日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长的生活后,当他被放出来时,不管是被迫、被监狱长感召或是自愿,他终于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门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蝈蝈放出来,脸上却充满了释怀的微笑。因为此时他已经和蝈蝈一样,从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来,终于自由。
遗憾的是,他那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也不远了。
他这一生,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童年挑起了他无法承担的,青年失去了他天赋优越的,中年又被迫选择了天怒人怨的,都头来终究做回了普通人。
人啊,也许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认识自己!
质感,一个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这部电影为人津津乐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质感!
首先是服装和道具,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是 詹姆斯·艾奇逊,是一个英国人,但拍摄团队显然非常严谨,在服饰与布景上遵循了一种在考据基础之上的发挥,但所有的内容力求做到有据可查,所以做得比现在的很多清宫戏更加真实。
一个简单的例子:影片中幼小溥仪的登基大典,是真正意义上唯一进入太和殿内部完成拍摄的影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推车、摇臂和灯光设备会给宫殿带来潜藏的撞击和火灾风险,权衡之后,最终这个段落仅由一名摄影师使用斯坦尼康拍摄完成。贝托鲁奇说:"如果我们那天没有去太和殿实拍,影片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其次是布景和摄影,这部在紫禁城取景实拍的电影,非常注重光影刻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的表达,每一帧画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视听语言。
以下是一段贝托鲁奇的话:
——2005年2月28日,美国《影片》杂志,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
在拍摄《末代皇帝》期间,每当我进紫禁城(故宫)时,我都感到,我是在目睹夺取另一座宫殿,即冬宫的奇迹。
我看到这成千的中国旅游者的脸,他们在揣摩这建筑,这静寂,这空荡的空间。他们中有汉族,有满族,有哈萨克族,有蒙族,他们来自这辽阔祖国的各个角落,眼中充满天真无邪的好奇在观看。然后呢?我知道他们找到了什么:除了帝宫的一片空寂外,别无他物。
正因为中国的形象是重压着地的命运,因此,一个形象是不能在一夜之间就抹掉的。皇帝本人就是一个原型形象。一年复一年,这超级农民象征性地犁地、收获、获准进入紫禁城的内府;进入天坛、进入这个至今仍被视为“宇宙中心”的地方,把全中国人民的命运放在自己肩上。
从中,也可以看到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所有的视听语言,都是为了这样的主题服务的。这是一部电影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
最后是音乐。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音乐之一。电影看过多年,情节已经模糊,但音乐就像钉子一样钉在心头,隔段时间就会想起,翻出来听听,那些母子离别的场景,那些凄怨哀长的告别,就会在心头萦绕。这,大概就是共情吧!
版本,一个常被提及的问题
这部电影目前常见的有两个版本:163分钟和219分钟。
163分钟版是影片正式上映时候的版本,219分钟的版本是一个根据当初合同为意大利某电视台剪辑的迷你剧版本,该版本需要剪成55分钟×4段的分段以供电视台分四次播放,这个版本也被后来很多专家和爱好者想当然的以为是导演版(因为它长),但是在CC公司最新发行的DVD中导演和摄影师已经证实那个163分钟的才是真正的导演版,据说贝托鲁奇也说过这是他最满意的版本。 219分钟版本里只不过多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情节,比如溥仪奶妈的来历,看守所所长救活溥仪的过程和一些对话,然后增加了点溥仪在看守所的生活情节等等。而且国语配音的只有163分钟的版本,所以市面上220分钟版本的DVD如果设置为国语,在163分钟版本以外的部分都是英文对白。
目前市面上有两个版本的《末代皇帝》蓝光,CC版和日版,这两个版本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个是内容上的差异。《末代皇帝》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剧场版,片长163分钟;一个是电视版,片长219分钟。CC版蓝光只收录了剧场版,而日版则将剧场版和电视版全部收录。这一方面,日版完胜。
第二个是画面比例上的差异。CC版是2.00:1,日版是2.35:1。由此可知:日版与CC版相比,在两边多出了许多画面,上边多了一点画面,但在下部则少了一些画面。也就是说,CC版和日版都是在原始画面上剪裁而成的。相比而言,日版的画面更多些。
第三个是画面色调上。CC版偏深一些,日版偏淡一些。两版的画质都属一般水平。
期待有更好的数码修复版问世!
*以上内容参考了较多网络资料,如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