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一天的大雨,全城拥堵。
我的心也堵得慌。早上早起进行了一个大公司的面试,因为自己的不重视因而导致测评未通过,未能进入下一步的面试。
回来的公车上,我吹着冷飕飕的空调,看着窗外洗刷街道的大雨,心也莫名堵得慌。我还去买了其实并不想吃的面包,美其名曰”吃了才开心“。
内心精神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力,便是今天的主题——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死亡诗社》也体现了这一主题。教育体制内的男孩们,遇上浪漫且自在的老师,便激发起内心深处隐藏的对自由的向往。但是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更会忘了现实的残酷,忘了如何对抗现实,忘了如何自我保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写出伟大作品的诗人,不管他们的诗构建了一个多么神往的精神世界,多么打动人心,在现实中他们却因脱俗而格格不入,现实一次次地让他们失望透顶,甚至以死明志。
是的,我也是这样。我以为离职待业,调整身心,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心沉浸,却被现实纷纷打脸。有时候不明白,到底人活着,应该是为了什么。看完这部电影,尤其是最后校长代课,被告知老师已经跳过现实主义这一课后,我才有所觉悟。和这些男孩一样,大概大部分人都一样,从小到大,路基本都是这一条,有条件的家长为之另辟蹊径,从小独立自主的早已为自己立下方向,而绝大部分人,也只是循规蹈矩,按着大方向走着。然而走完大学,突然被告知,你出社会了,你要自己学会独立了,你“自由”了,让人诚惶诚恐。原来我只能从二十多岁才开始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但是太晚了。而我,终于可以逃离原生家庭,按我自己的方式而活,可以追求自己心中二十年间不时浮现却被强制压抑下去的精神向往、浪漫主义。然而,不能轻易忽视现实,因为现实往往很残酷。
浪漫主义,是刻在诗人的骨子里的。它应该是诗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它应该是在逆境中让人乐观度过的支柱,是顺境中让人愈发抖擞的陪伴。人,更应该学会用浪漫主义在任何境遇下都泰然安之。
而现实,往往深刻而总想回避,越是残酷的现实,更要用顽强的精力去抗争,用现实主义的目光狠狠地对抗。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意气用事也不能改写结局。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请勇敢面对,用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剖析、向上。在自我精神有所迷茫时,用浪漫主义唤醒内心最美好的精神乐园。
如果老师能够教这些男孩这一课,悲剧是不是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