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成功不是偶然。想让我们的孩子人生非同寻常,需要我们培养孩子的以下好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无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孩子自己选择独立去做。学会独立很重要。
2.参与家务,培养责任感。
郭老师对天下的男人说:“请男人们把每天做的所有家务事请一个保姆算算多少钱?才会明白这些年家里的这个黄脸婆为你省了几十万几百万,她是你们家功劳最大的那个人,培养孩子的这个习惯要从爸爸开始,做家务是对男人人生能力的提升。”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爱做家务的孩子比一个不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工作能力提升15倍,犯罪率降低10倍,离婚率低10几倍,心理疾病少,更有责任感,有担当,就业机会高,心理更健康,婚姻更幸福。”所以,培养孩子做家务要从爸爸开始。
3.阅读习惯。
12岁之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阅读是让孩子汲取心理营养的最佳途径,读书是通向高贵最低的门槛。20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20岁之后的容貌是要自己负责的,气质 内涵,沉淀之后的华美是读书造成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学习的过程是由窄到宽的,阅读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到高中大学的基础部分,阅读可以让孩子通古交中外的事,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考古、科学,让孩子广泛的涉猎,让孩子气质华美,高考得分,阅读是最佳的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
4.会选择,懂取舍。
每个孩子都不想自主写作业,写作业是对孩子人生远大目标的选择,只有让孩子懂得写作业到底是为什么?他才会努力。告诉孩子什么事是重要的,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
5.有规律的生活。
只有有规律的生活,才能让你的人生产生更多的效能,在人生中得到想要的事情。而一团乱麻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捡了芝麻丢了绿豆,只会让我们虚度光阴,浪费时间。有规律的生活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不重要的、次要紧急的、不太紧急的,做什么对我们的人生有好处。戴老师说:“有规划的人生叫航行,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流浪。”航行让我们想到一只船只,有规划有目标才能乘风破浪前进。而流浪的船只没有目标和规划,随着海浪飘荡,不知道他的人生在哪里。
6.会倾听,会提问。
倾听的习惯是一个人走向高效沟通的必经之路,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勤于思考、会提问可以让一个孩子散发很多智慧。
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爱上读书,你不能自己时时刻刻手机不离手,在那大声哇哇的抖音快手小视频,还厚颜无耻的让孩子考100 分。郭老师家的书柜有25米,扪心自问我们家的书柜有多大?
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有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有礼貌,有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对孩子要求苛刻,对自己却是“大度之致”。可是您发现没?让我们静下心来,去看孩子身上的缺点时,就会惊奇的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要不就是我们本身的毛病,要不就是我们配偶身上的问题。它们全部印证在孩子的身上。而我们却浑然不知,还在那里抱怨孩子。实在是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所以,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首先要养成,要做到。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身教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