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姬旦
疏:粗米
稗(bai):精米
灶觚(gu):厨房
物性不良,虽易牙(名厨)烹之,亦无味也。
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板浦(江苏灌云板浦镇)醋
伏酱:在三伏天制作的酱及酱油,因天热发酵较为充分,其质量最佳。
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
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太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入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
张江陵:明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湖北江陵人。
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
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平章:准备考虑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
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宜、成、嘉、万:指明代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四朝。
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冬宜食牛羊,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
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捣椒之臼,不可以捣粉。
良厨先多磨刀,多换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后治菜。
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 ,非口餐也。
食前方丈:指眼前的一片地方摆满了佳肴,极言其奢华。
以杞柳为杯棬(quan):比喻物件失去它原来的形性。
尝见主人以箸夹取,堆至客前,污盘没碗,令人生厌。
跽(ji):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股不挨脚跟为跪,跪而耸身直腰为跽。
香蕈:香菇
若海参触鼻,鱼翅跳盘,便成笑话
太守:官名,原设郡守,管理一郡的事,汉时更名为太守,明清时专制知府。
驼背夹直,其人不活。
紧火粥,慢火肉。
炮炙:指把肉放在滚油中煎炸。
粉蒸肉 江西人菜也。
广文:明清以来,泛指儒家教官。
太劳:古代宴会或祭祀时,牛羊猪全备为太劳。后来以太劳专指牛。
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后来泛称地方长官。
屠龙之技:形容技艺高超 。
打掇(duo)入化:通过搅动融为一体。
太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不加五味的肉汁。玄酒:指水。上古无酒,祭祀用水,以水代酒。水本无色,古人习以为黑色,故称玄酒。
纤粉:差不多是豆粉
秋油:深秋第一抽的酱油
分司:官职名,明清时管理盐务的有关官员
富贵之人嗜素,甚于嗜荤。
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覃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孟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尚书取方时,御膳房费一千两”。
巢、由:指巢父与许由,古代隐士。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们,他们都不接受。
菠菜肥嫩,加酱水、豆腐煮之,杭人名“金镶白玉板”是也。
徽州,今安徽歙县,一说黄山地区。
腌蛋以高邮为佳,高文端公最喜食之。高晋,两江总督,袁枚好友,也是美食家。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易走散。
制军,明清总督的别称,也叫制台。
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
间不容发:比喻相距极小,没有多少余地。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
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
汾酒: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