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经费,已经拿了将近半个多月了,还是会因为点什么,怎么点,困扰于心。虽然我知道点什么是大家的事,我也只是拿了钱而已,别人自己的作用放大,可是内心的感受,就是控制不住那种困扰带来的纠结。并且去买了,其实也没得到什么;有时候约别人去买,也有因为有事情的,没和我去。我心想是大家的事,又什么都没得到,我做这个干什么呢?
当时愿意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我合适,也许在外人看来,我是呀合适。其实内心我知道,我其实也不合适,容易纠结,容易内耗。当然很多人看起来都不合适,那我也就不知道,内心她到底合适不合适。这样说,一件事合适不合适。判断的方法其实不是看起来怎样,而是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内心认不认可。其次,我也想到把办公室有一点存在感,因为自己的科目不一样,所以话题相对少一些,所以拼命的不想别人忘记自己。哪怕是别人的一句话提到自己,或者什么事,跟自己有关等等。
这样的心里,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合群共存,都是人的生存法则嘛。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心里要经受什么样的旅途,确实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体验,每天的心路历程,看起来清淡无其,其实都像一部大片,随时都在波动,哪有那么多的心如止水,哪有那么多的云淡风轻。
不过现在既然拿了,这个学期肯定是退不好了。那就继续,唯一的收获,因为常买后门的水果,后门的阿姨,对自己到是很热情。其次,即便是到群里面,喊大家吃东西,没有回复,或者没有感谢,自己也无所谓了,不太在乎这些了,应该说内心更强大了。
刚刚想到了一个下学期不想拿的理由,我和你们相处的不稳定,我不适合拿这个钱。还是更稳定的人,来拿这个钱吧。现阶段,那就拿吧,反正也就一个多月了。至于点什么,怎么点,问大家,反正是大家的事。大家不做声,那就别点。有人做声,那就点,综合大家的意见就行,反正我也只是个管钱+记账的。
虽然我说是这样说,其实心里还是挂着。不过,终会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刚把自己的体会,说给了办公室的一个同事。瞬间觉得压力变小了,该吐槽就吐槽,免得被毒。本来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何必什么情绪,都要我承担。其实好多时候并不是做不好事,带了情绪后,就变成畏手畏脚的了。还好,自己勇敢的表达了。既然负面的感受,自己勇敢的表达了。那下一次,不拿经费,也可以勇敢的退回了。对于自己是大事,在别人那里是小事,何必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