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初论
道者,玄也。道之表,理也;理之表,术也;术之表,法也;法之表,器也。器之精为法;法之精为术;术之精为理;理之精为道。理者道之术,术者理之法。大道非器,而器者有道。谓之:玄而又玄,玄而非玄。文未能载。言不传道,心感而得。体行而受感,得道之途也。世事虚实,作如是观,依如是法。
附一
道初论•释文
全文提出了此哲学系统下的最高命题——道。这个“道”格义自儒家的道的概念。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1.二包性:这个道,既是一个抽象单位,又是一种逻辑关系。它还同时包含自己和对自己的否定。
2.普遍性:客观个体体现的道是整体“抽象”大道的一部分。
基于二包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道是过程结果共存的状态。而语言本身仅仅是内涵的过程,阅读者的理解仅仅是内涵的结果。所以单个方法:(语言/意会)都不能完整地涵盖所有的道,即大道。所以原文说“文未能载”并且提出了“体行心感”这种两方并存的修行方法。
原文所描述的“道理术法器”关系与“理一分殊”十分接近。这五者之间层层关联,联系可以逆向传递但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可逆,正逆两向推导的结果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关系。这两种逻辑关系体现了道的二包性和普遍性。
附二
从泛科学角度理解《道初论》
道的概念是超脱时间的存在。但如果要让生活在三维世界的人感受到道,则必须在时间向度上进行积累。根据大道的普遍性原理,三维的道是大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向超维推演,得到四维的道,那么我就多获得了大道的一部分,向理解完全的大道前进了一步。
根据这种想法我构建了两个数学模型:
一 通用定义
道=大道
Tao(n)=大道在第N维的具体体现
在时间(四维)上积分是将道向高维(四维)推演的运算
在三维上微分是将道向低维推演的运算
二 两种模型
(一)大道是所有部分道的和,高维的道不包含低维的道。
其表达公式为:
如果我大胆的将微积分运算应用在其他维度上,那么我们将得到大道的完全表达公式:
(注:n的取值范围不是本体的重点)
根据道的普遍性原理,这个公式同样可以用来解决三维道,即Tao(3),是什么的问题:
(二)大道就是高维的道,高维道包含低维道。
根据这个包含想法,大道的公式就变成了:
我目前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或者说两者均错,或两者均对?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大道有着与递归关系相类似的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