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记,最大的感触是,一本书就是一段人生,让你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痛苦,有坚持,有信仰的人。生而不易,面对内心信念与世道艰难,如何立功, 立德,立言。以一己之力留下身后清明。
普通人,首先是曾国藩的普通,多次秀才未中,考官把试卷当做典型的文笔不通案例, 但曾国藩并没有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文章与历年来优秀文章做对比,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从中看出他是一个严谨,反思,内心强大的人。
学习,自省习惯。到了京城做官,曾国藩开始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不止给自己看,也会让朋友帮着他来批阅,提意见。曾国藩希望成为像王阳明这样的理学大师。他时时自省自律,从他的日记里边能体会到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遇到各种琐事,困难,但是向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在努力。他遇到的这些问题让人看着很有亲切感,就是我们日常中会遇到的事情,原来先贤也如我们一样。
才能与大势。曾国藩廉洁,有能力。他希望建一方功业。但虽然位已至部级官员,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说了算。在京为官多年,竟拿不出回家的银钱。在咸丰皇帝登基后,曾国藩进言,历数当时官场弊习,在那个官官相护的年代,得罪了整个朝廷官员。有才能,但终究抵不过大势。
心怀坚毅。在家丁忧期间,面对太平天国的威胁,曾国藩办起了湘军,其中艰难不能细数。有勇有智,上需要应对皇帝,下需要应对豪绅,筹措粮饷。在面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被太平天国的军队逼上绝境,因武器装备尚未到位,他无法驰援。面对皇帝多次下诏要求出兵,他也具实陈述多次回绝。他有着常人没有的勇气,果敢。面对同样的困境,在皇帝错误战略下,多少高官智者,也必死然而从。这种性格贯穿了曾国藩的一生。后面面对各种困境,他都体现出惊人的毅力,决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把自己变为灰色。1860年前,曾国藩看到的自己,就是一个把命愿意交出去,但还得不到对方珍惜的角色。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场,都视他为异。面对自己的政治抱负,曾国藩醒悟,自己太清,让大家都视他为异类。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需要有一定的退让,怎么能和这个官场相处?而不是你死我亡。他找着了他的度,与其他清官不同,他要的不是清官的名声,他要的是国家大兴的目标。
心怀天下。面对戎马一生,本可以功成身退,但面对天津教案,已知如果自己接手,可能会背负骂名。但权衡得失,仍以国家为重,面对着不可想象的压力,他成了卖国贼。
曾国藩的一生,在自己的努力中,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圣人,伟人。纵使疾病缠身,长不得志,仍然不断坚持,努力,身体力行。
听了这本书,收获良多,多听听伟人们的生平,看别人金戈铁马,沙场点兵,让自己的心胸气度宽广些, 这都不是事,自己遇到的困难,与先贤们比,如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