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下,金衢盆地,自南而北,一直连绵到了曾经的老汤溪火车站,就戛然而止。在靠近火车站附近,便有个小村庄叫山下龚,山下龚走出了汤溪这块广袤土地上的第一个中国工程院士,他就是龚晓南。
关于龚晓南,我早在本世纪的最初,因为与龚院士的妹妹在罗埠初中曾经共事,平日的言谈中,对她的这位大哥以及家庭也在零星中知道了一个大概,但要说较为详尽地了解,还是这次在汤溪中学举办的“九峰讲堂”的开讲。
至于讲座的内容当然自有现场的记者会作具体的报道,那我就仅仅从讲座的题内到题外也作几点思考:
思考一,从“九峰书院”到“九峰讲堂”,是否还有什么联系?
关于九峰书院,我在本报发表的拙作《九峰书院变迁史》中提到:“汤溪九峰书院渊源很深,追本溯源,则是滥觞于唐代徐安贞在九峰创建的“安正书堂”,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南齐时期太末人徐伯珍在九峰开设的私人讲学所。”而这次龚院士为了激励家乡后学,作了题为《我的求学历程及几点思考》的讲座,首先在“九峰讲堂”进行了开讲。如果我们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把“勤学”和“讲学”结合起来,对乡邦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什么?且看:徐伯珍不仅以“箬叶学书”的勤学载于史册,更有“讲学九峰,授徒千人”留于后世;徐安贞幼时勤学于龙丘山(即九峰山)岩穴中,晚年弃官又回到了龙丘山石室著书立说,并在山下创建“安正书堂”,从事“讲学”;龚晓南早年求学于汤溪中学,因家贫险遭失学,但由于勤学,终成一代工程院士,所以,龚院士这次回母校“讲学”,言谈之中也在特别呼吁,当地政府是否可以考虑恢复重建“九峰书院”。当然,还值得欣慰的是,在汤溪中学的校园里,至今还辟有一座“九峰书院”的碑亭。
所以,回望九峰,觉得正是这种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才形成了历史的这一脉联系,而这一脉联系,相信龚晓南后,“九峰讲堂”还会有更多的精彩纷呈。
思考二,从龚院士“讲学”的几点思考,是否还可以引出何种的再思考?
龚院士的“讲学”从贫寒的家境开始,从自己的求学历程生发,而又旨在引出诸多的思考,譬如关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觉得他历经了国家大办钢铁、大跃进、文革,还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由此而感悟到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宝贵的财富。又譬如关于自己理想与社会需要的思考,在清华大学时,他学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而毕业后在秦岭山区则从亊“大三线”建设,却干的是道路、桥梁和防洪堤及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直到了改革开放后,完全也是因为当年的无心插柳,到现在才赶上了祖国土木建设的好时期,并因此而感悟,要干一行爱一行。还譬如关于自身修养的思考,他兄弟姐妹7个,家境贫寒,除了学业出众,人的品行则尤为重要,所以要孝父母敬兄长,懂得感恩不忘本,在所有的这些有关修身的阐述中,则又让我们感悟到了,只有品学兼优,才能寒门出贵子。
所以,纵观龚院士“讲学”所阐述的几点思考,从中引出了我们这样的一种再思考,那就是社会精英所产生的家国念,其实这就犹如系在风筝上的那一根线。否则,飞得再高、再远,还不是照样会被人们贬为忘乎所以吗?
思考三,造福桑梓,每个人是否在言行之间可以做出自己怎样的选择?
作为金华博士联谊会会长,龚晓南所思考的,还有如何促进金华籍博士,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在“讲学”中他是这样说的:“行胜于言。一个人不是看你怎么说的,而是看你怎么做的。”那么,在言行之间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有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像龚院士回母校“讲学”的行为,是“行胜于言”的有力明证;而这本身则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又是“言出于行”的表现。由此,我还想起了在龚院士“讲学”的前一天,在九峰温泉举办的一场汤溪文化发展座谈会,我有幸而被应邀参加,大家也都为汤溪文化的发展在献计献策,其中也特别提到了如何来恢复“九峰书院”等有关事宜。
所以,当龚晓南们在“九峰讲堂”助力家乡发展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不可以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而应该去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
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到此我们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九峰讲堂”的要义究竟何在?那就是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去文化寻根,家国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