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片的镜头摇到徐峥那一头八九十年代标准的文艺男青年长发时,我就知道:好吧,又是一部主打怀旧的片子。几分钟后响起的激荡的粤语歌声无疑更让我确证了这一观点。
猎奇和搞笑本就是商业片颠扑不破的票房真理,很幸运,《泰囧》做到了这两点。而今的《港囧》又加上了怀旧,对此我只能说,徐峥,你赢了!
《港囧》在镜头语言和笑点铺承等很多方面都有意借鉴或者说延续了八九十年代港片的风格——用背影音乐加上镜头的快速转变来营造出大都市的匆忙感与多样化,无厘头的对白与一系列巧合的搞笑奇遇,在逼仄的巷弄与高楼甬道内的生死追逐……尤其是徐峥还在电影的对白中刻意加上了不少王家卫的经典桥段:「一分钟的朋友」,「凤梨罐头」和「2046」号房间……仿佛是想告诉你:如果你认为我只会搞笑就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我文艺起来也是不要不要的。但是,关键在于,这些元素在八九十年代的港产片里是真诚的,移植到 2015 年的《港囧》里确不免让人感觉有些浮夸。就像片中的徐来和杨伊这对大学期间的初恋恋人,在 20 年后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得以再次见面时,徐来却觉得对于这 20 年来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未完成的吻」,此刻的自己却无半点欲望了。
——「好奇怪,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会不想吻你呢?你想吻我吗?」
——「不,我不想吻你。」
——「为什么?」
——「徐来,我觉得这么多年你并不是无法忘记我,你只是无法忘记那个未完成的吻。」
很多人说这部片子讲的是中年危机,我认同。但我认为,它同时也在讲「美梦的幻灭」。有些东西只适合放在回忆里,在回忆中,你尽可以无限地去美化它,你尽可以无止境地絮絮叨叨地对别人说「想当年……」,可是,你千万别试图把它从回忆中拉回现实,你永远无法在现实里复制出你回忆中的美梦,所以你得到的只能是幻灭。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港囧》浮夸的原因。
片中的粤语歌也是精准地触到了我们早已麻木的 G 点,分分钟就能让我们这些童年沐浴在港产片的光辉下的老腊肉们热泪盈眶。周华健说:「流行乐的作用就在于此。」的确,流行乐或许永远无法像古典乐那样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现在,你或许还能找到不少喜欢贝多芬和肖邦的小小骚年,但是,还把杰伦小公举的「哎呦,不错哦,蛮屌的」奉为经典的骚年估计已经绝种了,他们早就跟着 TFboys 们一起「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了。但流行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恰好成为了每个时代的经典印记,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虽然你现在不太会主动去听那些早已「过时」的流行乐,但当 Beyond 的《海阔天空》偶然响起,你或许会想到小学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围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成龙被追杀,头顶的吊扇吱吱呀呀地转……当周杰伦的《七里香》偶然响起,你或许会想到中学时老师在讲台上枯燥地讲课,你在教室里撑着头,遮挡着耳机线,听着 mp3 里那个话也说不清楚的男人念 Rap……
总之,无论吸引你的是「港」还是「囧」,《港囧》都可算得是一部合格的国产商业片,当然,你可以说他低俗、老套、陈腐、不够「艺术」,但是,如若每部电影都要以票房和艺术的双标杆来评价,也未免有点太求全责备了,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成为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