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在单位食堂午饭后,三人一堆,五人一伙,总要到人民广场溜溜圈,消消食,一点前回到办公室,搭个简易床睡上一小觉。这种规律有序的日子飞逝如电,掐指一算在中国银行工作一晃就是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啊!回首往事,仿佛电影镜头般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与中国银行结缘于保定日报的小小豆腐块,总共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个字的一个小小招聘启事。
那还是1992年的夏天,儿子刚刚五个月,我在家歇产假。先生下班回家,手里拿着一张保定日报,不经意溜达出一句话“真新鲜啊,中国银行招人呢”。我也没当回事地跟了一句“要不我考考试试。”
笔试,面试,政审,体检,一路顺利通过,1992年12月我就到中行西城办报到了。小小心心,谨谨慎慎地跟女主任咨询喂奶时间,听说储蓄所上半天,歇半天,我就跟女主任强烈要求到储蓄所去上班。女主任说在办事处也挺好的,有一个小时喂奶时间呢,我说哪如储蓄所好啊,半天的时间陪儿子多好哇。
那时的储蓄所设施非常简单,卷帘门经常出问题,柜台也非常低矮,直接接触客户,计算利息完全手工,但是必须双人临柜。大家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友好,谁家里有事,说一声,能伸手帮则伸手帮,能出俩钱就出俩钱,彼此不计较。储蓄所的卫生不用值班表,谁有功夫谁打扫,炉子抢着去添煤封火,客户来了不推诿,领导也不必天天碎碎念“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知道这是首要的做人做事干工作的准则。
享受储蓄所美好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被调到西城办事处,做信用卡工作。“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中行率先发行信用卡,信用卡普及率急需推广。到了办事处,同事范围扩大了,会好像也多了起来,学习培训也逐渐增加了,业余活动更加丰富了,点钞、计算器、计息考核比赛几乎月月都搞,新员工大都有去南戴河黄金海岸培训的机会。作为银行人的基本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中。
信用卡部门与储蓄部门合并后,有一次全行节目表演,我记得有一句台词是这么编的“个金业务是个筐,什么都在里面装”。我们几个人在台上刚说完这一句,台下的领导和群众就直点头。八点半上班之前几个同事相约着早点来,在裕华路支行门口挂上网子打上半小时羽毛球,路边打法也很开心,一整天上班都愉悦,干啥工作都特别来劲。大力发行保通卡期间,每天加班到半夜,没有一个人喊累,更没有一个人要加班费,领导群众天天打拼在一起,干劲十足,无怨无悔。好不容易抽空回家带带孩子洗洗衣服干干家务,女领导找到五楼家里说单位临时来活了,必须马上回单位加班。二话不说,跟三楼婆婆打声招呼,把孩子委托给奶奶就回单位干活去了。你说领导也够辛苦的,因为那个年代谁家都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有啥事儿领导都得亲自跑腿儿。加班后不管多晚,领导都心甘情愿地亲自送下属回家才算放心。
那些年,孩子们小,科里利用周末常常组织旅游。有一次去空中草原,儿子要骑马下山,我是真担心啊!担心儿子骑在高高大大的马上,眼睛不够使唤地左右观瞧,耀武扬威劲儿甭提了;山民拉着缰绳,目视前方,有时候还挥舞鞭子让马儿跑的更快一些;我一路蹦跳,顺着羊肠小道,看一眼马上的儿子,看一眼脚下的崎岖山路,一路尘土一路腾挪跳跃,相跟着跑下了山。想想可能真是一道惹眼的风景线吧。多年以后,一起出去玩儿的同事见了我还逗呢“比马跑得还快”。
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宿命,也许是也许。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一到中国银行上班,最艳羡最神往的科室就是国际结算部。说机缘巧合也好,说心心所念必有回响也好,在国际结算部也算工作最久的部门了,至今十七个年头了。若问还是最初的感觉吗?套用一句男人的回答,好像是“把仙女娶回家。”这个部门来来往往,调来调去的人真多啊!一起做报表,一起IT上线,一起跑客户,一起组织开会,一起搞培训,一起跟省行骨干跑客户,一起到支行营销,一起为各项指标出谋划策,一起为了完成各项任务奋斗。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吹蜡烛,一起过“三八”,一起学插花,一起做丝巾,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零食,一起做值日,一起表演小节目,一起去旅游,一起抗疫情,一起熬夜,一起午休,一起散步,一起同甘共苦,一起欢乐一起忧。曾记否,一边采桑葚一边嘴里塞,嘴唇牙齿都染成了紫黑,你指我,我笑你,乐开了花;又忆起,去北京云居初次滑雪,摔了多少屁股蹲,一次次抱着冰刀坐上缆车,一次次初级道上滑下,雪场要关门了还在那儿练呢。加班累了互相打打气,业务上传帮带比比皆是。在我们部门工作这么多年的切身感受可以这么说吧:娶回家的仙女儿特别接地气,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就系上围裙为家人做丰盛的早餐了,洗手作羹汤,挽袖剪花枝,那都不叫事儿。厉害吧,我的同事我的行!
缘来缘去,缘深缘浅,缘聚缘散,缘起缘灭,一切皆缘。命运之手冥冥之中在操控,但是即使有缘,也要珍惜,也要善待,也要经营,也要打理。否则你跟谁说理去也不管用,谁让你不惜缘呢?!
百年修得同船渡啊!几十年的同事,风雨同舟,同舟共济。那么多共同的经历,那么多彼此的故事,那么多岁月的交集,那么深远的缘分,那么厚重的情感,这得是怎样的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