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利得与供养 一 修行的阶段及障碍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
这时候,提婆达多离去不久。在那里,世尊因提婆达多而对比丘说:“比丘们,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有得着,我有声誉,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人赏识、少供养。’他迷醉、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就正如一个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的人,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不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不斩截树的粗枝,只是斩截树的幼枝和树叶,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
“一个有眼睛的人看见这情形,心想:’这个人真的不知什么是实木,不知什么是软木,不知什么是枝叶。他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不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不斩截树的粗枝,只是斩截树的幼枝和树叶,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幼枝和树叶,不能当作实木的用途。’
“比丘们,同样地,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有得着,我有声誉,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人赏识、少供养。’他迷醉、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这位比丘可称为只是拿取梵行的幼枝和树叶,他的成就仅止于此。
“比丘们,再者,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戒行的人,我是一个有善法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戒行,没有善法。’ 他迷醉、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就正如一个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的人,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不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只是斩截树的粗枝,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
“一个有眼睛的人看见这情形,心想:‘这个人真的不知什么是实木,不知什么是软木,不知什么是枝叶。他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不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只是斩截树的粗枝,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粗枝,不能当作实木的用途。’
“比丘们,同样地,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戒行的人,我是一个有善法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戒行,没有善法。’ 他迷醉、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这位比丘可称为只是拿取梵行的粗枝,他的成就仅止于此。
“比丘们,再者,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定的人,我是一个心住一境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定,内心散乱。’ 他迷醉、沉迷于定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就正如一个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的人,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只是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
“一个有眼睛的人看见这情形,心想:‘这个人真的不知什么是实木,不知什么是软木,不知什么是枝叶。他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只是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近树干外皮的软木,不能当作实木的用途。’
“比丘们,同样地,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定的人,我是一个心住一境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定,内心散乱。’他迷醉、沉迷于定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这位比丘可称为只是拿取梵行的近树干外皮的软木,他的成就仅止于此。
“比丘们,再者,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定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智和见,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智和见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智和见。’他迷醉、沉迷于智和见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就正如一个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的人,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只是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
“一个有眼睛的人看见这情形,心想:‘这个人真的不知什么是实木,不知什么是软木,不知什么是枝叶。他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不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只是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自以为那是实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不能当作实木的用途。’
“比丘们,同样地,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定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智和见,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高兴、自满;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自大、看不起别人,心想:‘我是一个有智和见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没有智和见。’ 他迷醉、沉迷于智和见之中,内心开始放逸,因内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们,这位比丘可称为只是拿取梵行的近树干中心的软木,他的成就仅止于此。
“比丘们,再者,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 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不会 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定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 地修习智和见,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不 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智和见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永久的解脱。比丘们,得到永久解脱的比丘,是没有可能退转的,是不会退转的。[1]
“比丘们,就正如一个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的人,走到一棵坚实 的大树那里,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知道那是实木和拿走了那实木。
“一个有眼睛的人看见这情形,心想:‘这个人真的是知道什么是实木,知道什 么是软木,知道什么是枝叶。他需要实木、寻求实木、到处寻找实木,走到一棵坚实的大树那里,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知道那是实木和拿走了那实木。他所拿走的 树干中心的实木,能够用作实木的用途。’
“比丘们,同样地,有些人因为有信而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忧、悲、苦、恼、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扰。我要将这个大苦蕴终结。’
“他有这样的想法来出家,为自己带来一些得着、供养、声誉。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高兴、自满;有了那些得着、供养、声誉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得着、供养、声誉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戒行,有了戒行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戒行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戒行之中,内心不放逸。他 内心不放逸地修习定,有了定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定时,内心不会 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定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 地修习智和见,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便高兴,但不会自满;有了智和见时,内心不会自大、不会看不起别人,他不迷醉、不沉迷于智和见之中,内心不放逸。他内心不放逸地修习永久的解脱。比丘们,得到永久解脱的比丘,是没有可能退转的,是不会退转的。
“比丘们,梵行的利益,不仅止于得着、供养、声誉,不仅止于戒行,不仅止于定,不仅止于智和见。比丘们,不动摇的心解脱就是梵行的目的,就是梵行的实木,就是梵行的终点。”
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比丘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满怀欢喜。
-
1 “比丘们,得到永久解脱的比丘,是没有可能退转的,是不会退转的。” 这句句子的巴利原文是 “ hāna kho pan’ eta bhikkhave vijjati ya so bhikkhu tāya samayavimuttiyā parihāyetha.” 。它的意 思是 “比丘们,得到不永久解脱的比丘,是有可能退转的。” 但在段落重复时,这句句子的巴利文则 是 “Ā hānam eta bhikkhave anavakāso ya so bhikkhu tāya asamayavimuttiyā parihāyetha.” 。它的 意思是 “比丘们,得到永久解脱的比丘,是没有可能退转的,是不会退转的。” 基于经文一向的范式 及文义的内容,现选择在这里采用后段的句子而不用原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