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施并不是最重要的,所有布施中,最重要的是法施。法施的意思是,当你从诸佛、善知识或经典中得闻世间、出世间的真理,并且因而受益,那么你就应该不计回报地把自己知道的真理传播出去。
法施也是一种自利利他的行为。释迦牟尼佛说,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供养三世如来,其功德不如把《金刚经》中的智慧传播给世人。这说明“法施胜于财施”。原因在于,财施只能解决被施予者的一时所需,但法施却能创造一种改变命运的可能,并可传承下去。而且,法施比财施更加珍贵。
当我们把智慧传递出去的时候,许多人就会明白世界的真相,拥有智慧,变得快乐。他们受益之后,又会把这种解脱的智慧再次传递出去。这很像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当我们用智慧的火把点亮别人心中的火种之后,他们的心也会变成火把,他们就能点亮更多人的心灵。
所以,真正的法施者,必须拥有一颗利众的菩提心。菩提心,是无求的清净心。当你拥有菩提心之后,还要用利众行为来诠释它。经典中将所有善行归纳为十种:
第一,不但不杀生,还要行放生之善,要力所能及地尊重并帮助所有生命,行使它们生存的权利。
第二,不但不窃取他人财物,还要行布施之善。
第三,不放纵情欲,不做邪淫欲事,还要自净其意,精进修行。
第四,不说谎骗人,而且还要真诚、坦诚地对待别人。
第五,不谈论是非,更不挑拨离间,反而要尽力协调他人之间的矛盾。
第六,不口出恶言,不辱骂他人,并且要以平淡柔和的语气与人交谈。
第七,不信口开河,也不吹捧他人,要诚实、坦率地对待别人。
第八,不贪恋情欲,也不贪图享受,还要自净其意,精进修行。
第九,不对别人发火,也不记恨于人,还要以慈悲忍耐的心来对待他人。
第十,不生偏邪异见,不执非为是,并且还要时时提起正信正见。
整个佛家教义,就是围绕这十种善行而设立的。它属于一种基本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你清净身、口、意的污染,使你远离恶的环境,为你的解脱提供一些助缘。这也是戒的意义。当你远离邪恶,趋向善道,俱足这十种善业之后,也就俱足了成就无求之心的基础。不过,想要利益众生,你还必须生起一种威仪。
威仪类似于佛慢,是自心的真实体现,并非表演和虚诈的行为。真正的威仪,是严格守戒之后,清净心中生起的一种令人敬畏的仪态,是真心的流露。它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对真理的深信不疑,以及对身心的强大控制力。你从对这种威仪的敬仰中,便能生起对真理的信赖与向往。
近千年前,密勒日巴在山洞中苦修多年,无暇顾及饮食营养、无暇顾及衣着仪表,直修到骨瘦如柴,身体都变成绿色,屁股上也长出了厚厚的老茧,终于摘得了究竟佛果,这才开始弘法。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说,当你抛开成见与无益的揣测,进入真修行人的内心,体会他们单纯的愿望,回想他们为追求信仰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你确实是会被感动的。
——节选自《世界是心的倒影》雪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