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先生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先生说,“我也没有男朋友。”
两人你来我往,便在一起了。
钱钟书先生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结婚之后,从未后悔娶她,从未想过娶别人”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两个人一起去留学,也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两人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儿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
在杨绛《我们仨》的回忆录,我们看到了很多两人相处的感人的小细节,恰好契合了《连接感: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焦虑》,不妨一起来看看。
①以和为贵,求同存异。
杨绛和钱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bon”的发音。杨绛说,“钟书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杨绛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钟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
常言道:“小夫妻船头上相骂,船尾上讲和。”他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于是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此后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②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留学那段时刻,杨绛和钱钟书每天都出门走走,他们爱说“探险”去。早饭后,得出门散散步,让老金妻女收拾房间。晚饭前,他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两种散步都带“探险“性质,因为他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
后来搬家,什么都不太会的小夫妻二人开始尝试自己做饭。
杨绛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钱钟书做了早饭,杨绛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
有一天早起,钱钟书照常端上早饭,还做了他爱吃的猪油年糕,满面得色。杨绛称赞他能蒸年糕,他也不说什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儿。杨绛吃着吃着,忽然诧异地说:“谁给你点的火呀?”钱钟书等着杨绛问呢,他得意的说:“我会划火柴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
他们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
真是可爱的一对小夫妻,满心欢喜地相处,生活中处处有乐趣,共同探险,灵魂有共鸣,这不就是最平凡的温暖嘛!
③面对问题,解决它,而不是责怪对方、推卸责任。
杨绛怀孕住院期间,钱钟书每天到产院探望,常来苦着脸说:“我做坏事儿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
然后他又做坏事儿了,把台灯砸了。杨绛问明是怎样的灯,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紧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杨绛说“不要紧”,钱钟书就真的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他们在伦敦探险时,钱钟书颧骨上生了一个疗,杨绛也很着急。有人介绍了一位英国护士,她教杨绛做热敷。杨绛安慰钟钱书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杨绛认认真真每几个小时为他做一次热敷,没几天,杨绛把黏纱布上的末一丝脓连根拔去,脸上没留下一点儿疤痕。钱钟书感激之余,对杨绛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
杨绛住院时钱钟书做的种种坏事儿,杨绛回去后,真得全部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