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多小时看的《金陵十三钗》,不得不说两句,不然真是心有所愧。
大概高二的时候,听说了这部电影。导演张艺谋,主演里有倪妮。这又让我想起大学里有一次跟室友去电影院看的《二十八岁未成年》。导演张末,也就是张艺谋的女儿。主演也有倪妮。当然《金陵十三钗》张末也是副导演。
跟《金陵十三钗》一样,严歌苓的小说好多都被拍成了电影。最近应该也要上映冯小刚导演的她的同名电影《芳华》。
言归正传。金陵这座古都,都说秦淮风月,六朝金粉。影片中这“十三钗”,和那些女学生,莫名成为神父的约翰,那个勇敢无畏的小子,李教官,那个确实是好人的汉奸父亲。都在残酷的战争中。大背景穿插小故事。残忍,感人。
影片背后有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书娟。故事呈现出来就够震撼,而当故事被当事人多年后讲出来,那种感觉更多了一层伤感。尤其那个讲述是在某些瞬间。
小女孩和玉墨一小一大,牵动着整个故事跟情绪。其实我没看过剧情介绍也没读过小说原著。但是老早也猜到了是一场偷换,是十三钗做起了有情有义的事。但就算如此,一点也不减少心里的触动跟感动。
张艺谋在我看来想表现的是,人在某些危急时刻,在一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人性的自我选择到底会是什么。
战争是残忍的,残忍是不理智的。当不理智遇见真感情,那种张力特别震撼。
我个人觉得片中最美的时刻是小女孩们看见那些风尘女人个个束胸打扮的时候。就像她们一开始认为她们不干净,那一刻她们也会觉出她们的美。
而最动人的自然是那个小男孩愿意充当其中之一去参加表演。
但是,当书娟对约翰说对不起的时候,当书娟对玉墨叫姐姐的时候,那种理解那种转变那种感激才是最令人心酸的。
影片最后以书娟的回忆性独白告终,并没有演去参加宴会的情景。原来这也是艺术。
当“金陵十三钗”从教堂门口再次走进来,当《秦淮景》的曲子再度响起,过去的岁月也许永远也不会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