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众号是我去年刚回公司上班的时候注册的,当时取名“上和日志”,是想记录公司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以及我个人的成长,可是,除了第一篇测试用的一句话我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主要原因还是懒,每隔一段时间总是有冲动但是总是觉得麻烦就放弃了,一直拖拖拉拉到现在,到昨天晚上,翻看手机里面的一些设计类相关的公众号想找点图片发朋友圈,翻来翻去,也没找到想合适的内容,看到的一些大师作品怎么看起来都是稀松平常的,已经持续几天是这种状况了,难道真的有“审美疲劳”这一说?我更愿意相信是自己内心又开始浮躁了,不能静下心来去观察和思考。
出名的设计大师们都是有自己很鲜明的特点,有人擅长表达豪华,有人擅长表达中式,有人擅长表达色彩,有人擅长表达材料,好的设计像是一篇文章,或者一部电影,总要有一个表达的核心,而豪华、中式、色彩、材料,这些都是手法,可以理解为电影里的技法和情节,是载体,都是为主旨服务的,不同的人对设计有不同的认知,就产生了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同一个作品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会有人极其的喜欢,会有人会极其的厌恶。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好的设计是可以使人感到平静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华裔设计师卢志荣是我最喜欢的大师了,前段时间,老板跟我讨论酒店设计,他说想做一个表达“静”的酒店,我当时就觉得特别的激动,似乎找到了共鸣,很多人喜欢日本的设计,庭院,茶室,枯山水,MUJI,我认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让人感到平静,而这些能够使人感到平静的作品中,都是尽量的少使用技法或者说是可以的将设计技法掩盖起来,使使用者难以察觉,这些作品像空气、水、植物一样自然,当然能做到这个境界是非常困难的,这不像表达豪华一样,可以将载体尽情的呈现,表达平静是空,尽量的将载体隐藏,当然,豪华和平静并不矛盾,平静这个概念广,就像是一锅清水煮的面条,放盐,就是咸味的面条,放辣椒就是辣味的面条,放糖就是甜味的面条,虽然口味不同,但是都是面条。
例如表达豪华的平静,首先空间尺度是第一要素,进深、开间、层高的比例尺度要适宜,我知道,这个“适宜”其实跟没说一样,想要体现豪华,当然是空间挑高越高越好,但不是无限制的高,在人体能自然接受的尺度范围内达到最高,这样来考虑,设计似乎像是在做逻辑推理,关于这个尺度的研究,《建筑十书》《街道的美学》《建筑空间组合论》给出了一部分的答案,当然他们的结论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应该去验证,以设计师自己的感受去验证,因为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人,或者让业主自己去验证,这跟项目的属性有关,区分公共项目和私人项目。其次界面的材料也很重要,同样是表达豪华,我觉得铜要比不锈钢和金子更适合,既有高贵,但也内敛。在手法上,尽量简化,能用一条线解决问题的,就不要用两条线。在表达豪华的时候,造型和线是基本的载体,不能简化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比例和尺度,会使这些造型和线显得更为自然。(以上纯属个人意淫,未验证,不知真假)
本来是想定义一下这个公众号的功能,却又扯了这么多的设计,不过,这也算是定义了吧。
在想题目的时候,我原本想写成“创刊号”“发刊词”之类的豪言壮语,但是回头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虎头蛇尾的多,雷声大,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