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核心概念解读】
从知道到做到到底有多远?我一直也在好奇这个问题。
我原先会以为听了看了之后思考一下,在日后能够用出来,甚至刻意的去用,也就走完了一个知到行的闭环。
听了古典老师在如何写知识卡片的介绍中,才进一步的明确,知到行是有7个认知层次的(见原文部分)。
第一层:能读懂;
第二层:能复述;
第三层:能区分;
第四层:能教学;
第五层:能应用;
第六层:能迁移
第七层:无知有能
【个人体验】
自己学写卡片,就是这样的知识卡片,把读到的书中精彩环节,听过的课上的感受深得部分,日常生活中触动,用【原文】【核心概念解读】【个人体验】【行为指引】四个部分提炼出来,正是走完了知道到L4的一个过程。
很喜欢这个新知,对于一个新的概念知识点,用10%的时间学习读书,用20%的时间体验感受,用70%的时间刻意练习。
回想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听一遍别人的PPT,如果没有经过任何的反思,很快就回去忘掉,但如果因为科室会的需要,要自己去讲一遍,往往都要下很大的功夫。
但如果放在了认知七个层次里面,浅薄一点的,可能只走到了L2复数,甚至没有仔细去分析概念的区别。下多一点功夫,深一点的可能就是L4教的认知层次了。
要不怎么费曼说,教是最好的学呢?
但教的层次更上的是,知识的迁移和多多练习之后的深入潜意识,在没有觉知下就已经能够用出来了。
【行为指引】
我在那个层次呢?有没有没有遗漏的能够复述,举几个例子更好的理解,有没有能够区分差别,“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有没有能够讲给别人听,并跟自己的旧有经验相互结合,有没有想很多的场景,可以去迁移?
这些问题,放在学习新概念,尤其是那些底层逻辑的时候,都需要下意识的去思考。
知到极处既是行,行到极处即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