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托管无人问津,教育专家解释:学校和教师兴趣不高是主要原因
前一段时间政府相关部门开始落实暑假托管班的相关工作,但是在暑假托管班相关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尴尬的局面。按照北京日报7月22日的报道所称,北京的许多初中和小学对于暑假托管班并不是很感冒,很多的班级都出现了没有学生报名或只有一两个学生报名的状况。那么针对于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我们进一步的进行讨论。
按照7月22日的北京日报相关内容,其明确的规定暑期托管班相关工作要求:针对学校的相关设施要开放。要求老师在托管期间,不允许针对于学生上新课,只能够对于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但是该托管规定落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主要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学生不答应托管。学生每年最放松的也就是寒假和暑假,托管班一旦去执行,暑期托管班执行过程中的学生势必会导致休息的时间不足,玩耍的时间不足,对于学生来讲,确实对其不太有兴趣。第二方面,老师不积极。从学校和老师这个角度来出发,其实校方和老师针对于暑期托管的相关政策执行也是具有抵触的心理,毕竟在暑期托管政策发布之前,老师也针对于自己的暑期内容做了一定的规划,目前拉着老师回到学校继续上课,确实也会引起老师的内心不满,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最后,就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家长对于学生的暑期托管是认可的,但是由于该暑期托管的政策下发的时间非常晚,几乎是在放暑假之前的前几天所发布的,而家长已经给孩子针对于暑假的课外兴趣进行了培训班的报名,所以说家长也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到暑期托管班的活动中。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日程,所以说家长这一块对于暑期托管也无法进行积极配合。
尽管在托管制度发布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关各方的认可和充分的执行,但是我们遇到问题要进一步的去解决问题,既然已经找到了暑期托管的三方所出现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整改。例如针对于校方和老师这一块要积极的从思想意识角度对校方和老师进行这个培训,然后针对于老师的相关托管福利待遇这一块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从而从物质角度和精神角度来促进老师对于目前的暑假托管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其次,是针对于学生这一块,学生目前对于暑假托管是非常排斥的,好不容易有将近两个月的休息和玩耍的时间,现在突然又要回到学校里面去进行学习,学生是无法理解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针对于暑期托管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能够让学生从暑期托管的课程中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去学习到更多的技能,而且能够通过多种的样式让学生对着暑期托管的相关的托管内容去执行。最后一方面,就是针对于家长这一块,家长其实对于暑期托管的相关工作是非常的认可和配合的,但是目前家长之所以不能够积极的对暑期托管的相关政策去执行,其最主要原因是,今年的暑期托管政策发布比较着急,在暑期托管政策颁布的时间上稍微有点晚。但是到了明年,由于暑期托管已经经过了一定的验证,也有一定的经验,那么在政策颁布的过程中,肯定时间会比较早的。能够给家长一些计划时间,能够让家长对于孩子的总体的培养计划做一定的安排,从而让家长将暑期托管纳入到孩子的日常学习中来,从而进一步的去迎合暑期托管的执行。
暑期托管是国家政府针对于目前的学生教育方面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机制,能够进一步的在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同时,进一步给学校家长的教育成本减负,让总体的教育成本进一步的缩减。因为前一段时间已经针对于相关的课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整改,而整改之后的学生到底怎么去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暑期托管就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暑期托管工作任重而道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到的各方务必积极面对,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