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拜读了《曾国藩传》和《曾国藩家书》这两本书,这让我对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1
有句话说得好,“做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人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
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信中说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而曾文公,就是曾国藩。近代众多的名人中,我最佩服的人是曾文公了,也就是曾国藩。
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
也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2
在曾国藩的思想中,他将天下家庭分成四类:
一是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
二是商贾之家,勤俭者可以延续三四代;
三是耕读之家,谨朴者可以绵延五六代;
四是孝友之家,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曾经指出: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俗话说,骄奢淫逸,是败亡之兆,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做官如此,军事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在曾国藩看来,最好的精神药方就是牢记他们经历过的艰难。
人必须牢记自己经历的艰难,只有牢记经历过的艰难,并以此时刻警醒自己,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成长。
3
曾国藩认为想要进步,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是: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处于适合学习的好环境。
问题不在于地方,而在于内心的目标。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把学习比作烹调。炖肉时如果用持续不断的大火,就很容易炖好,但若所用的火忽大忽小,有时熄灭,肉就永远炖不好。
而在另一封书信中他告诉我们,哲学家朱熹将为学譬如炖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他希望曾氏家族的新一代人可以自力更生,发奋学习。
“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所以曾国藩的后人都是有识之士,后辈都是学富五车。
6
选贤任能,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曾国藩为政四十年,幕僚共计四百多人,大部分都被他培养、推荐为朝廷、军队或地方的高级官员。
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等众多名臣就是他众多幕僚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是说,做实事的人不喜欢说大话,也不喜欢过分的高谈阔论。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和《曾国藩家书》这两本书,我了解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拜读了他写的家书,知晓了如何做人,如何才能立德、立言、立行。
(文:周生强)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