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梅的女儿丫丫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发展,工作刚刚稳定下来,淑梅就要拿出所有存款给女儿买一套小房子。
老公陈军有点想不通:“女儿早晚都要嫁人的,给她买什么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以后咱们的房子都是她的。”
“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滚!这句话你熟悉吧?”淑梅自嘲地看着陈军。
“这都过去了,提它干嘛?”陈军觉得不好意思。
“你过去了,我这里永远也不会过去。”淑梅瞪着陈军幽幽道,往事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
01
二十多年前,淑梅大专毕业从甘肃老家到新疆打工,刚开始只是公司的小文员,工资不高 每个月还要给家里寄三分之一,只能租住在一间小平房里,自来水共用,方便还要去公厕。
工作两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陈军,当时陈军在电脑城有一个摊位,而且家里也给准备了房子。他排行老三,大哥、二哥早已成家,弟弟在省城刚刚大学毕业。
交往一段时间彼此感觉不错,陈军家条件不错,父母都有工作,他又有房子,淑梅娘家硬是没有敢要彩礼,自然也没有陪嫁。刚结婚小两口没有开火,一日三餐都到父母家吃饭。
一年后女儿丫丫顺利出生,淑梅一家三口只能搬到公婆家居住,婆婆方便带孩子。
女儿半岁的时候,一则招考消息映入淑梅的眼帘:“下属县社保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招聘要求和自己专业相符合,淑梅毫不犹豫报名,并且积极准备。
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准备充分,淑梅考试上岸了。
当时陈军和公婆都劝淑梅:“工作地到市里200公里,不能保证每个星期都能回来,孩子还这么小要不先放弃。”
淑梅清楚自己的专科文凭没有大的竞争力,如果这次放弃以后真的就没有机会了,果断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觉得带孩子有困难,我可以带到工作地。”
“你上班怎么带孩子?”婆婆不解。
“单位有宿舍,雇人带。”淑梅已经铁心要去上班。
陈军和公婆最终妥协,淑梅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每两个星期回市里一次和女儿团聚。
02
工作地和市里的家来回奔波到女儿上幼儿园,淑梅才松了一口气。
有一个周末,淑梅回来因为一点小事和陈军发生争吵,吵到激烈处陈军随口说出:“要过就过,不过就滚出去。”
气头上淑梅夺门而出,除了手机钱包都没有拿,也无处可去,眼看着快到零点,陈军才让丫丫给她打电话:“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
无处可去的淑梅只好乖乖地回家,自己煮碗面充饥,那一刻淑梅就下定决心:攒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当时报考了函授本科,只有职称提上去才能加薪。
住在宿舍,可支配的时间多,两年时间淑梅顺利拿到了本科文凭,就开始了攒钱模式。
女儿小学4年级那一年,淑梅决定按揭一套小房子,陈军有自己的想法:“要不把现在的房子卖掉,直接买一套大三居。”
淑梅果断拒绝,直接按揭了一套68平的小两居,简单出租租出去。公积金涵盖大部分房贷,以租养贷不影响淑梅的经济。
陈军电脑城的生意一直不错,几年后家里的两居室换成了大三居,全家人的居住环境又上一个台阶。
03
丫丫从小在爸爸身边长大自理能力很强,学习上也不用爸妈操心,高考的时候考到省城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签约一家公司。
实习期过后,淑梅就和陈军商量:“丫丫已经安定下来,咱给她按揭一套房子吧?”
“买什么房?将来丫丫嫁人男方家不得买房子?”在陈军心里男人买房子天经地义。
“想过就过,不想过就滚!”这句话你熟悉吧,“咱俩感情好的时候这里是我的家,感情不好的时候让我滚,无处可去只能厚着脸皮再回来。”
陈军愣一下神,有点不以为然:“都过去多少年了,提它干嘛?”
“你那里过去了,我这里没过去。”淑梅悠悠然。
“这就是给女儿买房的原因?”陈军想知道更多缘由。
“不单单这一个方面。”淑梅娓娓道来,“女人是几千年来的无产者,男人起码还有一块宅基地。”
“哎哎,我可没有宅基地!”陈军打圆场。
“那是你父母在城里给你准备了房子!我不想我的女儿像蒲公英那样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我想让她拥有自己的领域,即使寒霜突降,她也凝霜而不凋。没有房子的女人是没有家的,结婚离开娘家,离婚离开婆家。”
“咱们就一个女儿,这个家永远都是她的家。”陈军还在狡辩。
“只有房产证上有名字的房子才是她的家,不管怎样,我都要我的女儿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再小,只要在她无处可去的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可以了。即便她以后不结婚,就让她自己住;如果婆家条件好,房子也是她的底气。”
陈军叹口气,再也不好说什么。
淑梅执意给女儿买房子,不过是不想让自己曾经的心酸,再落到女儿身上,有房子任何时候都是女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