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央视一档文化类节目《国宝档案》掀起了一股全民品中国文化热潮,全国几大一级博物馆镇馆之宝悉数亮相,实在是火了一把。我正好赶上春节假期在济南渡过。也趁着这个时机,去参观山东博物馆。经过在济南公交多次的换乘,终于到达山东博物馆新馆。还没下车,远远地就感受到了博物馆雄伟气势。主建筑整体是方正体,上方是大的穹顶球体结构。也许设计者理念是源自天圆地方的哲学。但整体看上去总觉得怪怪的,倒是有点像穆斯林清真寺感觉。为啥不适中国传统飞檐斗拱结构?走近了,“山东博物馆”这几金色书法大字,笔法倒是遒劲有力。只是很后面三个字不容易辨认。早就有对于网友对书法字体的诙谐调侃,我就不多说了。山东是中国的孔孟之道发源地,圣人故里。一定有我许多期待的地方。了解博物馆的检索后。先参观了我最熟悉也是我最喜爱的陶瓷展区,老远就见到一件在其它没见到实物的瓷器。通过颜色品相判断,应该是在南方很少见到磁州窑小瓶。走近后果真是唐代磁州窑的。除了这个,其他种类的并不齐全。看完后,草草地又去了其他几逛个展区,包括古石刻、青铜器展区等,诺大的一个博物馆,半个小时就参观了,说真的有点失望,跟我期待的还有点不一样。也许我个人文化修养还不够,俗人还不懂得欣赏文物内涵吧。但客观讲,跟南方几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不光是数量,还是从精品程度上还有所不及。 这些年发掘的几个大墓也都是在南方,而北方倒是很少见,比如长沙马王堆墓、广州南越国赵佗墓、南昌海昏侯墓、钟祥的梁庄王、郢靖王墓等,我想这跟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历史、战争有关。就拿山东来说吧。黄河穿山东而过,最后到汇入渤海。历史上黄河几次溃堤,淹没不少城市,也历经多次改道。所以淹没了不少城市文明。能遗留的文物也就不多了。山东省会济南,在历史上真的在济水之南。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流经山东汇于入黄河。最后被黄河改道后的泥沙瘀塞,已经沉入历史长河中了,不不复存在了。现在只剩下带“济”字的地名了如:济源、济南、济宁、济阳(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又如:汉阳、江阴等)。另外我想跟古代帝王分封制度也有关系。中国汉代开始才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古代特别是皇帝,生的儿子特别多,作为亲王,一般会选择物产丰富,富庶的江南,另一方面想躲避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入侵。像刘邦孙子淮南王刘安的封地在今天安徽寿县,刘安日子过得还算安逸,晚年一心想长生不老,请一帮道士炼丹,仙丹没炼成,倒是在偶然的机会,发明了豆腐。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郢靖王墓出土的琳琅满目金银、珠宝等文物,也可看出南方的富足。山东自西汉初,山东大部分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之后历史上在很少为亲王的封地。另一方面,历史上中国北方一直战乱比较频繁。北方气候寒冷,自然自然匮乏。北方游牧民族历来觊觎富饶的江南。秦始皇修长城就是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北方少数民族历朝历代不断入侵南方朝廷政权。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赵构过的怡然自得。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赵构乐不思蜀。中国历史上南北战争,都是北方人战胜南方人。有人说因为北方的小麦打败了南方大米,吃馒头比吃米饭长得结实高大,力量更强大些。我想着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古代北方人过得比较艰苦,穷则思变,所以更有斗志。而南方人过的富足,过得安逸就好,我也不想你的,你不打我就好,更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山东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属于齐国、鲁国以及历史其他的诸侯国,后来经历战乱后,多次被其他强国过吞并。历史上多次人口外迁,都跟战争有关。由于多年战乱,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政府鼓励人民垦荒,历经多年的繁衍生息,才慢慢恢复。特别是近代百年的中国,山东更是战争主战场。从1840甲午战争,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想而知,剩下的文物寥寥无几。战争的破坏性的极其严重的,城市、人口甚至是毁灭性的。更何况是脆弱的文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给后人的文物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缩印,也是一个地域风土人情真实反映,也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验证。更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作为今人要更好的保护她才是。
山东博物馆之联想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美国,孤单的人有Reddit(社交新闻网站)和猫。在中国,孤单的人有光棍节。光棍节在每年11月11日,象征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