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白话诠释: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去做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去做官,这就是耻辱”。(宪又问)“争强好胜、骄傲自夸、满心埋怨、贪欲横行,如果不去做的话可以算是仁德吗?”孔子说,“可以算是难能可贵吧,至于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说,“一个士如果贪恋在家里的安逸,就不能够称之为士了。”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正直的说话,也可以正直的做事;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可以正直的做事,但是言语上要谦逊。”
切己体察:第1句话是孔子在强调出和入的智慧,在之前的《论语》篇章中孔子也强调过。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以及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作为一个有识之士应该怎么做?在这里孔子又重复了这样一个话题。这句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在说什么是仁德。仁德不是一个可以穷举的行为。这里举了4种品质,即便这4种不好的品质都能够避免,也不能够说就已经做到了仁德,因为这是一个不断锻炼和修养的过程。让我们来看看这4种品行吧。争强好胜,这是我们原始人本能里带来的;骄傲自夸,可以理解成是无知者的自信,无知者总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有自省精神的人总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埋怨和抱怨的人是违反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第1个,也就是主动积极;贪欲横行,则是没有节制自己的欲望。
第2句实际上是对“学而优则士”最好的证明,也就是有本事还是要出去做官的。因为只有这样,正义才能得到伸张,仁德才能得到普及,国家才能够有希望。而窝在家里,看淡一切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
第3句话说的是,国家在政治清明和政治黑暗的时候,我们的言行应该注意什么。特别是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辞,因为话说多了容易错,直言相谏容易让自己受到侮辱,而正直地做事则还好。这句和《论语·公治长》01、08以及《论语·泰伯》05讨论的内容是一样的。
文言拾遗:克、伐、怨、欲不行焉--“克”指的是战胜,并不是一般我们理解的克制,譬如~敌致胜。“伐”指的是自夸,例如~善,不矜不~(不自大自夸)。
危言危行--“危”指的是端正、正直,例如正襟~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