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3D《泰坦尼克号》的提醒,我不会发觉过去的十五年是如此匆匆。偶尔梦回从前时,似乎还能感受到大学生活的气息。
还记得当年一下课,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就会回荡着《相约98》的歌声。闲暇时,最喜欢和谐子一手拿着甘蔗,一手拿着装甘蔗渣的食品袋,在校道上漫不经心地边走边啃边聊,看到不顺眼的男生就用英语小声地戏谑着,然后爆发出肆无忌惮的狂笑声。想打打牙祭时会约上小雪到小炒店里开小灶,快乐地享受着让旁人无法理解的终极AA制。夕阳下的九龙江畔也曾留下我独自慢跑的身影;甜卡车那温暖朦胧的烛光里交织着咖啡的丝丝苦涩;八卦楼上的清风慢慢地带走那曾经的爱与梦想……
回头想想在8人同居的年代里我创下了宿舍里的两个唯一——唯一不会打牌,唯一不用口红。始终觉得打牌是件特无聊,特浪费时间的事,所以当舍友们热火朝天地聚集在宿舍里打牌时,我要么跑到流动教室里自习;要么待在录像厅里看大片;要么泡在甜卡车里喝咖啡;要么找个老乡聊八卦;要么躺在床上神游……至于口红,始终觉得在自己不会赚钱的岁月舍不得买高档的,与其用劣质的,不如不用,况且青春的气息是无需装饰的。个性着实是件叫人头疼的事,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或许我依然可以保留这两个唯一,有时固执的我就是如此不可理喻。
如果说城里的大学是个可以肆意挥霍青春的地方,那么山区的中学则成了悲伤埋葬青春的场所。
现在每每看到有那些描写山区教学的文章,提到山区的孩子是如何热爱学习,如何渴望知识,都会觉得特别矫情。小学我不敢断言,但是我身边几乎每一个在山区呆过的中学女教师似乎都有被学生气哭的经历。物质永远是基础,很多时候教育跟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的,越是贫穷落后的偏远山区,学生及家长的素质越低。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的孩子,他们的精力不是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如何捉弄老师上,所幸我所处的学校不算太偏远。
上苍给了我两年的时光来挥霍,又给了我八年的时间来埋葬。庆幸的是在后七年里,我的真命天子一直陪伴着我,他包容着我所有的自私,所有的坏脾气,尽心尽力地保护着我,全心全意地呵护着我。
在边城的这五年来,对生活的抱怨少了许多,心胸感觉也比以前更开阔。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成了我的座右铭。或许是因为少了老公的保驾护航,这五年来工作虽然还算顺利,但身上不断有小病小灾发生,对医院各个环境的熟悉成了我人生的一大悲哀。
……
晚饭后全家人到阳台上闲聊时,夫妻俩的话题不知何时扯到了小车上,老公说十年以后应该可以买辆车吧。我笑着说:“其实吧,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偶尔的雨天才会让我觉得有辆车真的很好,其余的时间我通常是不会去想的。再说了十年后我们都快奔五了,快退休了,那时还买车干嘛?”
“呵呵,我也是在雨天时才有那种迫切的感觉。你这么一说还真可怕,再过十年,我们真的就快奔五了。你说那时的悠悠应该考大学了吧。我数数看小学6年,中学6年……”老公喃喃……
201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