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本书,我泪流满面,也是唐书会中我听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唐歌老师37分钟的解读,我听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边听边回放。
这不是一本精神超常儿童的书,也不是智力卓越的儿童的书,这里的天才儿童指的是我们所有人在儿童时代,都要具有特别才干,才可以应付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在童年里有过被虐待经验的人。
书中治疗者有一段文字作为开头:
我住在一个玻璃房子,
我母亲随时看到我,
住在这个房子
你不可能有任何情绪
不被发现,
除非你把自己藏在地下
若是藏在地下,
连我自己都看不到,
我想找回自己,
只有找回童年藏在地下的东西。
藏在地下的东西就是我们童年的缺失,也是真实的自己。
小时候我们为了爱父母,为了迎合父母,活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活成了父母控制的样子。而等我们有了孩子,我们有活成了父母的样子,继续控制着孩子。而原生家庭是会遗传的!
这本书的作者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是瑞士籍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创伤的成因及其对人成年后的影响而著称。写于1978年的《天才儿童的悲剧》,五十年过去仍然畅销不衰。它不是一本心理治疗书,不是原生家庭的解药,而是让我们打开对自己原生家庭的缺口,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走出去的出口。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从小就不得不学会熟练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记忆,为的是达到父母的期望并赢得他们的‘爱。这也是为什么掌声与鲜花背后的明星前一天还在春风满面得访谈,开演唱会,第二天就自杀。因为他们承受不了自己不被爱,掉入抑郁深渊不能自拔。唯有解脱自己才能释放自己。
原生家庭
我们常常感慨“学了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尤其是女人或者妈妈常常听课就只是听课,不能很好实践,就在于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座坑,这个坑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也是我们的心里屏障。要想揭开这层心理屏障,就要求我们必须直面童年的创伤,必须承认自己有严重的身心疾病,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也会打孩子,还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反观他的童年,问他恨自己的父亲吗?他说不恨,父亲打我是为了我好,而且打过之后我也勤奋努力更好了。但是他的潜意识会为了“报复”,打自己的孩子,却还是理所当然认为是为了孩子好。而他的孩子会去欺负弱者,这就是自我防卫,告诉父母自己不想被虐待。但得到是父母变本加厉的打和惩罚,因为孩子在外面惹祸打人。
而有些弱小的女生去在自己身体打孔,问她疼吗?她会感觉不到疼,她确实感觉不到痛,因为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已经把痛苦麻醉了,感受不到痛,当没法报复外界,就报复自己的身体,虐待自己身体却感觉不到痛。
因为他们把这种恐惧合理化,伪装成真实的样子。孩子天生是爱父母,而且对父母的爱更甚,因为他们需要父母的照料和养分来成长,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想起昨天让瑶瑶和我一起喂鱼,瑶瑶一不小心就把一袋鱼食洒的满地都是。我当时就发火呵斥了她,还控制不住自己拍了她的屁股;尽管是小小一袋鱼食不值钱,但是我却经常因为此事点火就着。就是因为我的童年经常被这样,我的家是农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读研。但是拮据的家境也让父母特别节省,无数次由于我打碎东西就遭到父母的呵斥和打骂。印象深刻的一年的春节,由于我不小心碰翻了水壶,就被爸爸呵斥,被妈妈打骂,我童年甚至想一了百了解脱。我也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但这种童年的创伤常常让我不能面对我的孩子。
尽管我学习了情绪管理,但有时候却仍然会对孩子发火,对老公发脾气!就是在童年中我常常得到的是父母的责骂和训斥,唯有我表现好的时候才能看到父母对我的笑和关心,更多的是父母的指责和责骂。
想起我一次帮助爸爸扶着门旁边竹竿,我把手放在门夹缝。弟弟没注意到就把门关上,我的手就被门缝夹上,满手是血。我得爸爸就在旁边说了句“谁让你把手放在门缝,活该!”只记得我得奶奶给我上药,关心我。
虽然现在年迈的父母说起的都是对我的关心,在我说起小时候的伤痛,他们都说不记得了。可这些童年的伤痛都在养育瑶瑶的过程被激发出来,让我看到自己的童年。而这种童年的缺失有时候也让我重复给了瑶瑶,尽管我会马上意识到,并用爱感化瑶瑶。向瑶瑶道歉,告诉瑶瑶我被红头妖怪控制了,但这种无意识的失控也会影响孩子。我是边哭边写下这段文字,我想哭也是释放自己的情绪,找回缺失的自己。
直面童年的创伤,释放童年的压抑,才能找回我自己,让孩子活成她自己。
书中讲到35岁芭芭拉尽管和母亲关系很好,经常谈心煲电话粥,但她觉得自自己很不开心。在和作者的心理治疗中才发现自己很难取悦妈妈,在妈妈一次生日,十岁的芭芭拉放学回到家发现妈妈躺在地板上,吓坏的她嚎啕大哭。突然妈妈起来说原来女儿是爱自己的。
妈妈用装死来弥补自己的安全感,却不知道对孩子而言是多么恐怖事情,妈妈是有多么不安全,想用控制孩子来弥补自己安全感。
妈宝男
而这本书也让我对妈宝男多了一份理解和认识!妈宝男只是由于妈妈的强烈的不安全感,用恐惧和溺爱控制着孩子。而儿子为了生存,只能绝对服从妈妈。而男孩的巨大的不安全感会让他在成年后也会服从妈妈,但也如刘墉老师说的“妈宝男在妈妈离世后,绝对是非常爱你的”。因为他们的强烈不安全感,会让他们向外寻求安全感,由妈妈时候向妈妈寻求,没有妈妈时候向妻子寻求。
记得在林文才博士的《心理营养》中讲到,当一个孩子的心理营养得不到充足的浇灌,她会向外诉求。哪怕另一半是渣男,屡屡让她受伤也在所不惜,飞蛾扑火般冲过去。而回想她的童年,是由于父母的忽视和疏远,她想找一个不被理解的伴侣来理解她说服她,来满足童年求而不得的渴望和营养。她也就没法成长出生命中五朵金花,只能在寻寻觅觅中寻找童年的渴望。而这种寻觅往往是徒劳,成年后,这种营养只有自己才能补充,那就是做自己的重要他人,每天肯定自己,释放自己的内在小孩,直面自己的童年。
自大和抑郁
作者从自大和抑郁中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这些摇摆在其中的自我。
自大的人,常常是有建树,有成就,有威望;而抑郁的人常常萎靡,悲惨。但其实他们两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自大有所建树的人常常建立在外在评价上,他们把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别人的期望评价中向外伸展。当外界评价或者期望低,他们就会跌入抑郁的深渊无法自拔,以致自杀事件频发。
因为这些人追求的成功和皇冠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获得父母的肯定,为了父母童年的缺失,一代代遗传奋斗,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而非真实的自我。
如同《都很好》中的苏明玉即使事业有成,却仍然幻想苏母的肯定和赞扬。在一次次受伤后,仍然一次次帮扶家人,只为了换得苏母的一句肯定和赞美。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内心的伤痛仍然会裂开隐隐作痛。
抑郁的人,我们好心给她讲道理,让她不要想太多,都是适得其反,会雪上加霜的。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极度敏感和渴望,而谴责自己,跌入抑郁的深渊。而我们所谓的好心只会让她更敏感自责,让他们感觉良好也会陷入自大的沼泽。
最好的良药就是让抑郁症患者直面童年的创伤,疗愈童年的自己,找到隐藏在地下的自己,释放童年压抑的情绪。
唐歌老师讲到自己创业时候经常不爱谈钱,追溯童年,发现是由于他童年对钱的不喜让他羞于谈钱。唐歌老师来源于单亲家庭,每月都要让他去父亲哪里拿抚养费,而每次两人的怨气都让他成传话筒,让他感到羞耻和悲哀。每次都极度不情愿去父亲那里零抚养费。而当他直面自己的创伤后,他就放下过去,愿意和合伙人谈钱。
抑郁症其实是对自己的防御和保护,当我们接受童年不愿碰到的地下的东西,接纳它们,拥抱自己,抑郁常常会消失。
当我们追溯原生家庭,找回真实的自己,不是为了和父母吵架,怨恨父母,而是解放自己,活成自己!当我们以哭泣释放隐藏的自我,也是对幻想中的自己告别,对自己的洗礼和蜕变。
书中讲到一位叫linda 女士来向作者心理治疗,Linda经常和渣男恋爱常常无疾而终。在治疗过程中,作者发现是Linda是孤儿院长大孩子,后来和羞涩妈妈团聚,却很疏远,于是她不断飞蛾扑火寻找不理解的对象来说服他,争取童年未被满足的渴望。Linda向作者倾诉“我感觉就像一个小女孩每天对着墙说话,得不到回应”,作者说“是呀,你不就是哪个小女孩吗?”
Linda嚎啕大哭,终于释放自己的悲哀。
哭泣是释放我们自己,走向成熟的开始。
我们在教育孩子,该注意什么?
轻蔑和挑衅是我们爱孩子的天敌。
当我们父母没有安全感,常常会打击孩子,冷嘲热讽孩子来获取控制权,让自己看上去很强大。这就是对孩子轻蔑和否认。想起瑶瑶几个月时候,听到雷声哇哇大哭,老人会说“没什么好怕的,不怕不怕”这就是在否认孩子情绪,让孩子隐藏自己真实情绪。我常常会抱起瑶瑶说“妈妈在,妈妈保护你”
真正强大的人是不需要打击别人来展示自己的力量。常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会挑逗孩子,在孩子哇哇大哭却眉笑颜开,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向通过孩子的弱小无助来凸显自己的强大。而且这种安全感的缺失是会传染的,被挑逗成长的孩子会欺负其他弱小的小孩。
记得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作为父母,真正的强者是敢于直面自己的童年,解绑自己的痛苦,做真实的父母。
让孩子活出她自己,而非我们期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