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这看起来既是重要又不重要的节日,我们一生都处于三种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心的关系,当文明的进化,人开始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当下快速的坏境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禅修,灵修,等,在不段寻找与内心和谐相处的方式。社会文明的推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没有带来太大的进步,反而距离越来越远,参加过我沟通课程的同学,经常会有一种疑惑,貌似我是在努力做个好人,而我真正想成为的是那个让人舒服的人。我每天撰写的沟通场景并非教各位如何做一个善良或者好人,而是为了达成目标,用对方接纳的方式,让对方舒服的接纳你的销售。
以下例子是一个学员给我提出来的:
同学说:这个内容有些复杂,现在市场环境之下,不需要对客户那么多技巧和方法,客户就一句话,佣金是不是能打折,不打折就不做,你要讲的就直接将结果就可以了。
以上对话,可以看的出来表达的人是情绪的,他的情绪或许来源当下,也或许在之前积攒,至少可以听得出来,我此刻主张的方式与他主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按照正常的回应对方的方式:“可能是,听不听拉倒,如果你的方式那么好用,还需要到这里来参加学习吗?又或者回应是你厉害是是我厉害呢?”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的对话都是毫无用处的,解决不了问题,彼此陷入情绪的争论之中去。
实际意思:你是说这个内容有点复杂,面对现在的客户如此直接,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方法和技巧,来点简单直接的
心情感受:听起来你是有点郁闷,为什么一个内容需要有这么多步骤呢,甚至有点焦虑,疑惑是不是适应于与客户的真实场景沟通呢?还是在讲道理
性格:你是一个待人真诚爽快,处理事情注重效率关注结果,不喜欢太多零碎的环节,所以难怪你一听与客户沟通有这样多表达的时候,有点疑惑也有些烦躁
真心本意:我想你的本意并不是想批评我,而是期望我通过更快捷的方式把一个技能讲完,并且真正可以用于客户实战的方法,达成业绩
对决: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
总结:以上对话场景中,理解共情对方的情绪,是让对方打开门的重要环节,如果彼此都带上情绪对话,就陷入情绪的漩涡。一方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一方就是解决问题的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