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做感统训练,接触到了近20个不同的家庭,同样的出生方式,不同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感知觉统合能力差异非常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剖宫产,导致孩子刚一出生,其感知觉统合能力就比顺产的孩子要稍逊一筹。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学习。有些妈妈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或者长期卧床保胎,孕期运动量不足,胎位不正等,影响到胎儿的平衡感、重力感的发展。
另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家庭空间狭小,孩子爬行不足,缺少户外运动,过早使用学步车,造成孩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太过忙碌,把孩子丢给老一辈看管,造成孩子右脑感觉刺激不足。部分家庭对孩子要求太多、管教太严,造成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洁癖症母亲或保姆的代劳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延误矫正,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所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非常明显的发现,凡是有以上问题的家庭,其孩子绝大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2、记不住,忘性大。
3、写作业拖拉、磨蹭。
4、写字不工整,丢笔少画。
5、简单的题看错,加减出错。
6、不善于动脑筋。
7、阅读时丢字串行。
8、胆小怕黑且脾气暴躁。
9、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
10、自控能力差,小动作多。
感觉统合失调只有通过足量的训练才能补足。0~6岁是孩子感知觉注意力的基础阶段,6~10岁是孩子感知觉统合能力修复与完善阶段。11~12岁是感知觉统合能力最后的弥补期,一旦错过将遗憾终身。因为这种差异不会随着年龄而消失,只会随着年龄以及生理的日趋成熟而被隐藏,会转化为其它形式出现。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问题,请及时带他去专业的感统测评机构做测评,再有针对性的为孩子做相应的感知觉统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