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收藏癖恋物癖的自己,总是喜欢往家里搬各种小物,过了一段时间那些放在台面上的物品落灰以后,我总是花几个小时去打扫,当东西越来越多没有时间收拾时变得杂乱无章,东西一多一乱空间也变得黯淡了,黯淡的居住空间多多少少影响会自己的心情,为了生活更加明亮开心舒服,决定好好收拾下自己的物品、居住空间,带着这样的目的看完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断舍离》就是要把生活中必要物品按照两个维度来筛选,一维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维是当下这条时间轴。就是在实行断舍离的过程中,自己的空间里只留对当下的自己合适必要有用的东西,除了真正爱好上的东西,其余的或扔或转送给需要用它们的人。
断舍离和一般收纳术的区别在于:断舍离不强求一定要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断舍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它;一般收纳术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保管物品上;“对当下自己合适必要有用”的东西是在时时更新更换着的,那我们在购物的时候就要慎重选择那些真的有用的东西,这样空间里的物品才会不断地循环代谢,这样居住空间永远保持着变化流通的状态,生活才会愉快舒适自在。
基本上认可这套断舍离的理念,但是作者在结尾处关于打破“拥有”观念里的一小段话不是很认同,书里说:我们真的有必要为了完全未知的未来做太多无端的准备吗?所谓“将来的某一天”,等到明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再来应对就好了......在变化这么飞快的现实世界里,觉得自己活在未来更有幸福感。
原文摘录:
1.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2.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3.居住坏境是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4.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
5.通过看得见的世界中的信息,判断藏于表象里面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状况。
6.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7.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
8.限制物品数量的“七五一”原则: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现量五成,给别人看的装饰性空间只能放一成。
9.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即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