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芩说,如果你在困境中受过他人的善待,未来也会用更多的善念去回报社会。
真正把一个人逼到善良的对面,一定是绝境处的被抛弃,朋友同事、乃至亲人爱人。
心一旦凉了,也就硬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永不放弃高贵,在人生急下坡时依然保持善良。
大多时候,我们为了摆脱平庸,总会做点自己不喜欢的事!
罗曼.罗兰说过:大多数人在二十或三十岁就死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往后的生命只是不断的一天天重复自己。
虽然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但是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的,终其一生也难以起舞一次。
大多时候我们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无时无刻被周围的人所影响。从众心理,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大多数人必然是随大流的绵羊,只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人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毛姆说:“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当然,这两件不喜欢的事要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
做不喜欢的事,貌似自讨苦吃,却对于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大多人总是习惯走最省力的捷径,结果泯然众人。做不喜欢的事,能开拓思路,让自己不走寻常路。
我喜欢健身和写作,但我却没有时间和闲情专心写作,将健身过成日常。当然这这两个爱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挑战惰性,难在持之以恒。
大多时候,经常也会遇到不想去健身,不想写字的情况,而这时就需要意志力,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
其实,从内心而言,我是喜欢健身和写作的,不然就不会坚持这么久了。说不喜欢,是有时候确实没有心情,没有精力,或者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所爱的事。或者说,爱有疲惫期,需要靠内心的坚守去坚持下去。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健身少了,幸好有写作,尽管经常为写什么而烦恼,但在写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鲜活和生活的充实。
写作就是一种思考,既能激发自己的灵感,又能梳理自己的思路,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大脑,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加强大,组织语言的能力越发出色。
一场突然袭来的瘟疫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哀哭,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有的人家破人亡,有的人失业,有的人发财,但生活其实都一样,怎么样过都要过下去。
这场突然袭来的瘟疫,让许多人深刻体会到人生无常的更其不幸。在传染性极强的病毒面前,几乎人人平等,不论贫富贵贱,不分智愚妍媸,都只不过是纯粹生物体的偶然存在。
灾难不只有疫情,每个人生来都是遭罪的,但遇到的事多了,就会遇到什么事都能习惯扛下来。扛下一切,不是外界所迫,而是自我要求。
有人说:
“真正的成熟在于肩上挑起多少责任,在于为生活付出了多少努力。”
的确如此,成长的历程就是一段负重前行的路程。
世间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
每个人所经历的惨痛事故,在他人耳闻目睹里,不过是风轻云淡的故事。
他哭得昏天暗地,别人觉得矫情不已。
他发奋图强地努力,别人觉得你故作姿态。
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
一些事情如果说不清,那不如不说,自己扛下去后总有解决之道。
一些不快乐如果找不到人倾诉,不如自己咽下消化掉,明天又是雨过天晴的一天。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人生到头来,都是一个踽踽独行的过程,成与败都取决于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想得贵人相助多半是奢望,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如果身处泥泞不堪的泥潭,那需要自己爬出来。
如果目之所及都是黑暗,那自己就得提灯前行。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只是我们自己变得更坚强。
挺过去以后,一切春暖花开。
成年人的世界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上有老,下有小,内要顾家,外要挣钱。
小时候可以任性地撒泼打滚,考虑的都是自身的快乐。
长大后只能深思熟虑,谨言慎行,把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的头上。
能扛事,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苏岑说:
“人,不需要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
于自己而言,能扛事是对自我能力的打磨与提高。
于别人而言,能扛事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幸运是不存在的,努力才是硬道理。
去扛下一切,有时不是外界所迫,而是一种自我要求。
没有人甘于平庸,就得学会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努力习惯上进,才能拒绝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