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生活日志第27篇
从9月份开始,陪同沿东老师做讲座近30场,和老师从陌生到熟悉,从帮我解决问题到教我怎样处理,从问题的表面现象到深层的规律,从看老师的每日一信到认识多元思维的重要性,从老师看待问题的眼界到觉察自己心胸的狭小,从老师每天的坚持知道成功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每天一点点的努力...
今天下午在一中初二年级的讲座时,沿东老师在台上问:大家知道孩子为什么读书吗?一片沉默中有位家长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沿东老师停顿了几秒:“那您的孩子将来一定是总理,我坚信(语气非常重)”。“你也能” “我不能也不想当” “这位家长很幽默啊,当时因为这句话真出了一位好总理” 把话直接转到课题中。在这样一个400多人的会场,沿东老师能控制到这个程度,应变能力就相当不错了,这需要经验和知识的储备量以及足够的自信。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了,可能会蒙,也可能回答不上来,也可能会不理睬他,一笑而过.....
想到这里,顿时觉得讲课不是件容易的事,讲一个课件,谁都明白,主要是控场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这个不是记忆也不是理解,是锻炼,需要实实在在的讲台去锤炼,只有经历后才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控场方法和应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知识跟着,这是基本。
近日我还在想,跟老师时间长了,课听多了,怎么没有那么多的感受了呢?通过今天这个小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凡事不要太功利,只要认认真真去做,用心去感受,正如老师所说硬件,硬件是外表,软件是内心,不管是内在还是外表都需要有这样一个环境,在这里慢慢熏陶出一种无形的气质,有了这种气质就会有自信,就会有更大的气场,无形中具备控场能力和应变力,加油!
把手上的工作做好,是获到你想要成功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