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卑,百度给出的定义如下:自卑又称为自卑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
自卑感很多情况下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下产生的。如果把我们放到一个无人的密闭空间,周遭没有别人,不形成对比,你不知道自己好或坏,能力的优或差,也就不会产生自卑感。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中,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和不同的人来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人身上的优劣,同时也看到自身的好坏。如果我们对自身较为苛求,或者说不能悦纳自己,那么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越的地方时就会暗自神伤,自惭形秽,如果这种心理负担过重,就会产生自卑感。
适当的自卑感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和别人间的差距,会激发我们提升自身能力的渴望和动力。真所谓“见贤思齐”。
但如果这种自卑感太过强烈的话,可能就会给我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生活上困扰。我们就会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失去自我,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在做事过程中瞻前顾后,顾此失彼,总感觉哪里做的不够好,会留下遗憾。或者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长此以往,这种心理状态就会阻碍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怎么去改变自卑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有我们学习的东西。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你所自卑的地方到底指哪一方面?比如,出身、样貌、学历、工作等等。如果是出身和样貌,这一点我们很少能够改变,无论你再怎么介意和看重,它就是一个事实,一个无法改变的存在。对于无法改变的,我们接受就好。你要知道,老天不会把人逼上绝路,它在一方面亏待了你,一定会在另一方面加以补偿。当然前提是我们要足够地相信。那么对于像工作、学历、爱情、婚姻等方面,更多地时候看我们怎么去经营和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许你在这份工作中不突出,那么在其他工作中可能就会脱颖而出。即使我们不能随意更换工作,只要你对自己足够的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能做到。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还没有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下一步你可以就这两个方面做出改变和尝试。
改变了自卑的观念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建立自信。一个人不能盲目地相信自己,需要有自引以为傲的资本,这样才能真正的消除自卑。
那怎么建立自信呢?
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努力去发挥,让自己在这一方面优于他人。当你看到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时,自信心就自然生发了。如果自己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那么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自己的特长。
其次,你要不停的努力。先天的优势,如果没有后天源源不断的努力补给的话,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此外,你要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观点,转变固有思维。当你学习一项新本领时,你的自信力会逐渐提升。随着自信的建立和提升,自卑感就慢慢消失了。
最后,让我们拥有积极健康正面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进步,不断精进,一步步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