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点知乎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凑凑数吧。
我女儿刚满一岁的时候我就给她吃了几口冰淇淋,因为我和老公吃的时候被她看见了。
给她吃了这几口后我就再也没在她面前吃过冰淇淋。
我认为孩子一岁时的确不应该碰这种给成人的的零食,但是,我那次还是给她吃了,原因有二:
1.我觉得某一次吃了几口并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食物(除非变质坏了)对人体的影响,一定是讲究时间和份量的。
2.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要碰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环境的纯粹。她视野里没这东西,怎么都好,但当她已经看见了,却硬生生地杜绝她尝试的欲望,说实话,挺难受的。
所以我在之后就注意不在她面前吃她吃不了的零食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从没这种烦恼,因为大家都很穷。身边环境都没有什么糖啊冰淇淋啊,谁哪天能买一根就是他的节日,这沮丧不来。有的是少数,没有的是多数。
但是现在的小孩长到5岁,身边不可能没有人吃零食。那这环境就不可能让她心如止水,只会让她不断迫于家长的威严而压抑自己。
当然,我觉得这个好不好也很难说。如大家所言,每个人的育儿方式旁人无可置喙。
我只能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让她尝试。
因为外界的力量迟早有一天会不能起作用。我希望培养的是孩子从自身提炼出力量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外界去判断对错、养成习惯。
我有一位亲戚奶奶,不让孙女接触钱。她甚至在听到“钱”这个字时会捂住孙女的耳朵,说:“小孩子不要接触钱不钱的。”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被这样教育的。
还有好好学习的习惯。我小时候被妈妈管的严,每天除了写作业看书不要接触别的,结果到了离家远的高中后,天天就是逛这逛那,作业一点也不想写,成绩从前三名变成倒数。后面花了好多功夫才渐渐走上正轨。
我身边被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后无一不是要花更多的成本去建立对这些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
先花个几十万打水漂后才知道要怎么花钱,上了大学后沉迷游戏挂科退学,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当然这算严重的,更多的人是通过不那么严重的后果就调整好了自己的认知。
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呢?
来自家长的外界的力量总有一天会消失,如果在这之前我们能帮孩子建立起发自他内心的处事准则、行为习惯,让他们能从自身获取力量,那他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而正确的认知,绝对不是你告诉他的,是需要他自己体验的。
就好像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不入红尘焉能看破红尘,不曾拿起谈何放下。”不论你言语多少,不曾得到的东西总是充满诱惑,我们总是需要在实践中才能磨练出力量。
所以,我个人觉得养育,不是去抑制,而是去引导。
具体怎么引导,情况不一。可以以身作则,可以因小见大,可以制定一套孩子认可的规则,等等。不做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