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记载,吕后因为孝惠皇后没有孩子,就将后宫的美人杀害,当作孝惠皇后的孩子,还册封为太子。
原文是: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大意就是说宣平侯的女儿是孝惠皇后,没有生孩子,吕后就领孝惠皇后假装怀孕,然后杀了后宫的一个美人,抢走了他的孩子,把这个孩子当作孝惠皇后的孩子册封成了太子。
群臣明明知道这件事情,此时群臣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还有就是高祖刘邦曾经的宠妃戚夫人,在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是荣宠一时,甚至还差点取代了吕后的位置,成为皇后。
但是在高祖刘邦死后,被吕后疯狂的报复,最后戚夫人母子含恨而终。
此时群臣也没有一个人指责吕后的残忍。
汉朝群臣的这两次沉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为什么吕后做出了如此残忍和大逆不道的事情,群臣好像是置若罔闻。
就连一向以耿直著称的王陵和憨厚著称的周勃也是保持了沉默。
是什么样的力量,令汉初的这些群臣都保持了沉默,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
一、 吕后逐渐壮大的势力
实际上无论高祖刘邦再厉害,对于群臣的控制能力再强,在高祖刘邦濒临死亡的那一段时间,吕后可以说已经脱离了高祖刘邦的控制了。
为什么这么说了,可以从有人告发说樊哙想要伙同吕后造反这件事情来看。
我们不论这件事情的真假,就从陈平、周勃对于刘邦命令的执行和对于樊哙的态度来看,此时吕后在朝中的影响力。
这件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在高祖刘邦病重的时候,突然听说自己曾经的好友卢绾造反了,于是就领樊哙以相国的身份去讨战。
但是在樊哙走后,又有人说樊哙准备伙同吕后进行造反,可能在皇帝百年以后,对于刘氏江山图谋不轨,希望刘邦可以早点预防。
《史记》中原文是: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
大意就是收在高祖刘邦病危的时候,有人告诉高祖刘邦说樊哙伙同吕后想要造反。
高祖刘邦听到后自然是大怒,于是就下令令陈平、周勃传递诏书,等到到了军中,就直接将樊哙杀了。
《史记》中原文是: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大意就是说高祖刘邦非常的生气,就令陈品那个和周勃去杀了樊哙,令周勃代替樊哙的位置。
故事的高潮来了,陈平、周勃接到了高祖刘邦的诏书以后,正常的出发,但是陈平在和周勃商量说:现在高祖刘邦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我们真的将吕后杀了,刘邦后悔怎么办,如果我们杀了樊哙,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这样你感觉我们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吗。
《史记》中原文是: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
大意就是说樊哙有很多的功劳,还是高祖刘邦的故人,又是吕后的妹夫,属于皇亲贵族,如果我们杀了,以后高祖刘邦后悔了,我们结局可能就悲剧了。
这里我们注意一下,陈平不自觉的已经将吕后的态度加进来了,这里足以说明吕后在朝中的影响力,即使是陈平周勃这样的权臣,已经不可能忽略吕后的存在的。
后来在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更是逐步的掌握了朝中的权利,吕后的势力正在一步一步的壮大。
二、 戚夫人之死、死于太过单纯
实际上戚夫人母子的悲剧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回忆一下啊,戚夫人除了深受高祖刘邦的喜爱外,在朝廷中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势力吗?
答案是没有的,特别是在高祖刘邦死后,朝廷处于一个比较短暂的动乱期。
汉惠帝虽然是正统的皇帝,但是汉惠帝的个性比较温和,吕后强势的性格令汉惠帝在朝局中的存在感很差,不能够完全的对朝局进行把控。
这个时候的朝局可以说是吕后一人独大,朝局中所有的事情基本都要征得吕后的同意才能正常的执行下去。
这就是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势力的对比。
所以说戚夫人之死就是死于戚夫人太过单纯了,以为高祖刘邦宠爱自己,就可以得到一切。
再加上戚夫人曾经威胁到了汉惠帝刘盈的地位,也就间接的威胁到了吕后的利益,虽然汉惠帝本人对此不感冒,但是强势的吕后可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两种因素的叠加,也就造就了戚夫人悲剧的结局了。
为什么戚夫人受到那样的虐待,群臣都默不作声呢?
我们想一下戚夫人被虐待的时间,那是在高祖刘邦死后,汉惠帝执政的期间。
前面我们说过,吕后的性格强势,在朝中又有势力,再加上汉惠帝的性格比较柔弱,群臣虽然知道吕后的手段很残忍。
但是封建时代残酷的现象就是在此,如果群臣替戚夫人打抱不平的话,在吕后的眼里就会认为他们是戚夫人的势力。
那么按照当时吕后的势力,当时朝中没有一个大臣可以和其抗衡,甚至就连汉惠帝都没有办法管控自己的母亲。
那么这些说情的群臣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吕后杀害,所以群臣就保持沉默,不是因为吕后做的是对的,仅仅是因为这样做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说白了,如果说戚夫人胜利了,将吕后杀害了,也许群臣也是会保持沉默的,这就是现实。
三、 册封假太子、群臣仍然保持缄默
如果说戚夫人死亡是因为戚夫人不值得群臣冒险营救,但是对于皇帝的册封来说,群臣是占据了正统的大旗。
有人说可能是群臣确实是不知道,对不起可能要打这部分朋友的脸了。
《史记》中明确的指出了,群臣是知道吕后册杀了后宫美人,然后抢走孩子当作孝惠皇帝的儿子册封为太子的。
原文是: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
大意就是说,群臣说,吕后以阴谋杀害了后宫美人,然后夺走了孩子,养在后宫,当作汉惠帝的嫡长子,册封为太子。
群臣为什么明明知道这些孩子不是孝惠皇后生的孩子,这种涉及到江山根本的事情,还是保持缄默呢。
其实这个答案也是很简单的。
那就是群臣不敢说,因为曾经宰相王陵以吕后册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违反白马之盟,最后被逐渐的边缘化,离开了朝局的中心。
从王陵的是结局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吕后对于朝局的把控已经很强了,说白了就是吕后就是皇帝,那些所谓的皇帝,不过就是吕后留给大臣们最后的一点颜面吧了。
如果吕后真的想要登基的话,群臣可能真的没有势力去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所以这里答案就出来了,为什么这种涉及到江山的事情,群臣还是沉默了。
说的高大上一点是为了江山的稳固,但是说白了就是因为群臣此时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都在极力的保全自己。
四、 结语:
实际上封建时代外戚和皇室、群臣之间的斗争一直都是存在的,当某一方强大的时候,另外两方就会抱团,最后扼杀那一方势力,令朝局达到平衡。
同样也正是这种不停的内耗,导致了封建时代的国立发展虽然有高潮期,但是朝代整体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
这也是封建时代必定灭亡的重要的因素。
还有就是群臣对于吕后的种种的暴力行为的沉默,实际上是对于封建王权专职统治的沉默,即使明明知道这些事情是暴行,但是仍然保持沉默,保全自己。
这也是封建时代必然会衰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注:本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