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是千万家灯火阑珊处的一抹红,是饭桌上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是一家团圆的幸福喜悦。
春节,是一年里最幸福的日子。
长年来,在外求学,在外工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陪伴家人的时间寥寥无几;选择离开家乡在外拼搏,好像是大多数人更好的选择。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走出大山,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春节过后,村里的年轻人人陆陆续续择一个出远门的好日子,希望沾着春节的喜气,在新的一年里日子红红火火。
春节过后,大地回春,大地一片春意。
农人们开始一年的春耕,开垦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土地。
田野里,传来牛儿的哞哞声,小草钻出地面,可劲地呼吸新鲜空气;遍地绽放着白的、黄的、紫的小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凑近一看,可爱极了。
河面上,时不时飘过一叶孤舟。河流下游建水电站以来,人们靠着木舟来往家和对岸的土地;村里有几户人家,以捕捉河鱼为生。集市的这一天,他们早早地起来收网,把鱼运到十几里外的乡镇去贩卖。
春天到了,水变暖了,渔民们看到了希望,脸上洋溢着笑容。
记忆里,过了正月十五,爷爷就背着行李离开家,住进山里的茅草房里,开始一年的春耕生活。
那时候,家里条件极差,饭都吃不饱,土地刚分产到户;土地离家远,为了干更多的农活、为了让全家人吃饱饭,爷爷让父亲在山上搭了一件简陋的茅草房,从此一个人住在深山里。
每天天微微亮,爷爷快速扒了两口晚上剩下的饭菜,扛着锄头、迎着晨光,开始一天的农耕。在一片片的土地里,爷爷留下了许多汗水,在他的意识里,只要能让全家人不挨饿,一切都是值得。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那些爷爷曾经洒下汗水的土地,种上了杉木,爷爷的身影也终于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春,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风带着所有人的希望,吹醒大地,吹进千家万户。
在这春满大地的暖意里,你是不是也一样,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期待秋天的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