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的基本诉求:意义和规范。
人性当中有两个最基本的诉求,第一叫意义,第二叫规范,就是我为啥活?为了这个目标,我怎么活?这两个东西一有,幸福感油然而生。信心不仅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它即便不成功,也可以然跟我们内心充满了安定感和幸福感,这是我们人这个物种最深的人性。这个东西有比没有强,哪怕是荒谬,也比一个人在漫无目的的人生当中独自行走要强得多。心学追求的意义是回到内心,做最好的自己,从而影响到周遭的世界变得最好。从向外求圣贤向内求诸己。提供的规范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在格物中不断致知。
【2】心学的两大渊源:佛学和孟子
佛教承认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众生,包括每一个虫子,都是佛性俱足,你自己就是佛,只不过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污染,就把这个佛像给遮蔽了而已,所以你终身的目标就是修持,然后见性成佛。佛像就在你的内心。/孔子一天到晚将,你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都是在修正别人,而孟子的方法论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有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叫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叫义;恭敬至信人皆有之,这是礼;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智。仁义礼智本来就是你心里有的。
朱熹说在实践中寻找真理,而王阳明认为真理在我心中,我去实践,只是验证了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是磨炼了我们的心。心学与禅宗的区别就是实践。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你需要时刻保持一尘不染。禅宗说要勤擦,也就是往心上擦,而王阳明也说勤擦,但要以实践为指导,不能枯坐在哪里,一样是内心没有恶念,但是非常强大,这些非得去实践不可。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几乎没有学问,而心学既有修养又有学问,禅宗没有进取,而心学是要人不断进取的学说。佛教以超脱生死来劝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劝人信奉,而心学以长知识让人信奉。区别薄如一张纸,这张纸的厚度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换句话说,心学有,佛家没有。
【3】龙场悟道: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从龙场悟道到后来的理论雕刻越来越精细,从知行合一、致良知,到王阳明临死前提出的“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学术理路上,都不过是用不同的语言来反复诉说同一个道理。心学堪称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启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而不需要通过教皇或罗马教廷这个中介。这是一个从向外求转向向内求的过程。王阳明在读圣贤书是为了当圣贤被讥讽的年代,功利地追逐封官加爵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读书人的时代,启示人们向内求。
【4】关于知行合一
以往,大家以为知行合一是有先后次序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一味求先知,待得知后方去行,故终身不行,也便是终身不知。其实所谓合一,就是无先无后,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知与行,不仅合一,而且从来没有分开过。知行合一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在我们的自身,这颗心,来追逐提升。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不是看各自占有的资源,而是认知鸿沟;反过来,所有行的目的,都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终极意义上并不是为了巩固某种有形的战果。听过、看过、讲过、写过,甚至拿某个话去劝说别人,都算不上“知”,唯有“行”才是知唯一正确的表达方式。少数人才能做到知错能改,多数人知错却不能改的,哪里算得上是真的知?知和不知,只能体现在行动差距上。
【总结句】马克思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原来选择很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着血缘关系、社会阶级这些确定东西往前走;但是当一切都要烟消云散,除了自己这颗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认知升级,我们还有什么能靠得住的呢?这就是王阳明心血对我们这代人提出的重大命题。走下神坛的王阳明心学给了每个人最简单的一切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