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跟闺蜜聊天,她说起与婆婆相处不太融洽,我习惯性的回了一句,我不是呀!我婆婆很好的。
遭白眼了,我是典型的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她说这样的人有几个典型特征:
一是:喜欢听故事;二是:容易被煽动、感情用事;三是:情感和逻辑分不清;四是:用自己的经验以偏概全等等。
她说得太多,我没太记住,这几条,我全部中招,我真在没有深度思考能力吗?
听故事,大家都喜欢吧,不能因为喜欢听故事就说没有深度思考能力,我反驳道。
只听故事,不分析原因的人,人云亦云的人,才是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这条我是不符合的,比如看小说,我会想为什么主角会有这样的举动,她又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只看故事表面现象。
容易被煽动,说明心存善良,看 《芈月传 》中义渠王被杀那段,哭得稀里哗啦。那时没有考虑历史情况,也没追根究底到底为了什么?
直到刚刚才思考了一下,历史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义渠王死的时候,宣太后(芈月)已经77岁了,没有外敌了,和平了,为了儿子王位稳定,所以才会出手的。
感情和逻辑分不清,典型的就是,我对你好,你就要听我的。我喜欢你,就对你言听计从,从今天开始,不要这样分析问题了,感情和逻辑要分清。
听你的,是因为你说的有道理。喜欢你,也不对你言听计从,以前做事的方式真得很不妥啊。
在学习毒品对青少年危害时,有一个案例,一个女博士生,交了一个男朋友,交往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现男朋友的秘密,是毒贩,女博士没有去告发而选择帮助男友贩毒,利用妇女和儿童帮男友运送毒品,当事情败露时,女博士与男人潜逃时,被男友放弃了,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他是我男朋友,我有什么办法,只能帮他”。以前感觉这是没有原则的帮助,是害人害己,现在才惊觉,女博士,情感与逻辑分不清楚,才会被猪油蒙了心,做贩毒的事情。
以偏概全,我就是典型,我和婆婆相处的融洽,就自然的认为,婆媳之间很好相处的,这是不对的,不要用自己经验评判他人的行为。
例如:怀孕生产,在我这,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是孕吐,也没有失眠焦虑,产后抑郁等问题。当儿子干妈,从27岁开始,想怀孕时,直到32岁没办法,才去做了试管婴儿,前三个月,几乎不能动,肚皮扎保胎针都扎硬了,吃啥吐啥,一斤没长反而瘦了两斤,三个月后,好一点,吃饭时能坐一会,其它时候还是躺着,下一次楼,就见红了,吓得她再也不敢下楼。没有亲身经历,永远不知道,她有多苦,我开玩笑说,让她再生一个吧,她说算了吧,还是好好活着吧,不折磨自己了。
你感觉我说的事情,离你远吗?
安慰剂效应,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大爆炸,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为了让穷人心安理得的穷下去,不去与富人抢资源,开发了很多及时享乐的产业,这些都成为穷人的安抚奶嘴,使穷人没有深度思考能力,每天沉迷于刷视频,打麻将,打游戏,看小说,看主播侃大山等等,只有一个大蛋糕,20%甚至更少的人才会摆脱这种安抚,自律、高效的生活,自然的会分到80%的蛋糕,而剩下的少部分蛋糕留给80%的人,为了穷人不反抗,就塞个安抚奶嘴,看一看,身边的人,安抚奶嘴已经成功了。
没有深度思考能力人,已经被安抚了还不自知,怎样冲出重围?心甘情愿的继续被安抚,就是不战而败,努力一下,战胜及时享乐,给自己一个机会,仅仅是一个机会,这是有可能获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