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能在三四五流的电影里淘淘看,有没有什么遗珠能捡来体会一番。结果还是有一股子抱恨黄泉的味道。带着这股劲儿翻到了好几个月前上映的电影《七月与安生》。
记得这部电影刚刚出来的时候,见海报有一种女同的味道,想到这种女性向的故事,应该不会有男主角。即使有,也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着实感到男人有时真的可悲(早些年也流行过男人会从地球上消失的话题)。所以,索性搁置此电影。后来得知这部电影双黄蛋般的金马影后得主,比“打天下”的范伟还要惊讶。还有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窦靖童献唱主题曲,又有陈可辛和日本导演的助力,兴趣大增。
电影的确是喜欢奉承观影群众感官的艺术,所以谁不喜欢被奉承呢? 原著并没有看过,不过《七月与安生》的电影很好。转折点三三两两,也不会让你硬掰出理由来接受。两人现实般实在的互换人生轨迹,七月的从安逸到想象自己的解脱和安生从迫不得已的解脱到渴望安安生生。却在最后的转折点,把一切视为悲伤。
有时会愚蠢的认为一些故事是从电视剧《男人帮》开始,比较喜欢表述两种不同的结局。觉的这样的掩盖结局是作者的不舍,亦或是让体会故事的人自己选择。感性的观看会希望七月就是七月,而不是安生的笔名。可以坦率的活过27岁,活在安生键盘下的生活里。
都说男人比女人成熟的迟。影片里最先被安生感染的是男主角苏家明。他到了快定义自己一生的时候选择过安生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是他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像安生一样被迫。悲伤的是大家见惯的剧情模板,男主角知道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已经是故事的结尾了。男人在大多时候,会先入为主的面对感情,就像那句“她比你先到”的歌词一样。初见安生的苏家明与七月一起去酒吧见安生的苏家明注定了他在故事当中是男人式的悲剧。大家会愿意去相信男人需要责任感,男人需要正直的接受一段感情。不过这样时常会伤害到其他人。一些观众会归结错误的伊始是他当初就应该拒绝七月,让这一切不该发生,另外一些观众会认为安生不该首先闯入苏家明的世界。虽然这是故事,剧情就要这样发展下去的故事。但生活中也是会发生这样的剧情,才会有“艺术创造于生活”这样的话。 至于那位披肩摇滚男只是安生逃避与认清的一个理由,是那种大家不愿意去提及的男人。
往往会听说男人不懂女人。具体不懂什么,估计当事人也讲不清楚,事情就那么默默的发生了才后知后觉。七月与安生在上海的餐馆不自然的发生了争执的时候,身为男性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认为很认真的在看电影),原来这许多年发生在两人之间的摩擦只是叙事手法的前尘铺垫,突然间的露出苗头而已。而苏家明只能是默不作声的蜷缩在自己内心的挣扎中。
电影英文名字为《soulmate》,说七月与安生两位女性是灵魂伴侣也不为过。接着又想想,假如男性之间互成灵魂伴侣,就会略显娘炮和浅化了男性应有的独立性。毕竟男人往往都是各自为战,有统一战线的同伴也不会用灵魂伴侣这样的词。至于异性互成灵魂伴侣,即使没有的事情,外人也多会认为有些许暧昧。
其实,那些眼睛像嘴一样刁的观众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是中规中矩的在出演自己的角色,没有强弱凸显。大家也恰恰这样中规中矩的生活在影外的世界里。所以在价值观上也同时奉承着我们,当然也会觉的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