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秋来得总是比较迟,但一样的天高云淡,令人神清气爽。秋游,学生最盼望的游学活动,希望有多大,失望总会以无限级倍数予以奉还。
学生放学后,教师例会,学校宣布了决定:今年学校不组织秋游活动!
老师们长舒一口气:从安全角度讲,他们不愿意带学生外出。组织学生外出秋游,欢乐和危险总是如影随形,虽然近年来,把活动转交给旅行社承担,虽然活动之前学校以招标方式组织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参与招标,投票选出心仪的旅行社承担学生游学任务,但是,学校和班主任永远摆脱不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一旦出事故,老师逃不掉。
整整一个学期都在学校,即便每一个星期都有活动,都有活动的主题,如安全活动周啊,体育运动周啊,语文活动周啊……活动再多,吸引力都没有游学强。“什么时候秋游?”的问话,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时不时被学生念叨,只要一个学生问起,就会引起全班、全级学生的关注,直到老师回答为止。
不组织秋游,行吗?
会议结束第二天,李芳告诉学生:“今年,学校不组织秋游!”
“哦,不——”哀嚎声马上响彻整个教室的每一角落。
“但是,”李芳故意卖关子,顿了顿,听到李芳说“但是”的学生马上调整了姿势,停止了弯腰、摇头、俯身等等表示悲伤的身板,坐得端着,看着李芳,屏息凝神,他们知道,“但是”后面有很丰富的内容,比前面的内容更重要,更需要认真倾听。
李芳微微一笑,继续说:“但是,学校说每一个班可以和家委一起,组织你们去一个你们想去的地方游学,时间自己定,甚至可以去两天。”
“耶——”欢呼声使教室地面墙壁都激动起来,不被人所知地抖了一抖;欢呼声从开着的窗子和教室前后门冲出了,飘散在外面的走廊内外。学生激动、兴奋的情绪无法抑制,他们举高双臂往上跳起,发现桌子椅子被自己推挤得前后移动,引起了同学的白眼后,又赶紧坐了下来。
“你们今天回去,和家长一起讨论讨论。我也会召开家委会议,讨论出适合我们班的游学地点。”李芳等学生兴奋劲稍微减弱,教室里安静后说。
一个星期后的星期六早上8点钟,他们在游学机构安排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在本市最负盛名的纪念中学历史悠久的门楼前集中合影了。
纪念中学,离市中心30公里,距该镇中心5公里远。教学质量深得全省政府和百姓赞誉,一直名声远扬,是所有学子心驰神往的中学之一。它占地极广,与纪念馆、纪念影视城隔一条幽静的小路相连又互不干扰。纪念馆和影视城的大门顺着公路的走向曲线铺开。纪念中学在这两座大院子的后面,从纪念馆旁边的校道遥遥往里面行进1000多米才能到达校门。
进入校门,最先跃入眼帘的是最具历史的四幢建筑,四栋建筑都只有两层,红墙蓝瓦,非常具有特色,特别是蓝色的琉璃瓦,更代表了纪念的意义,只要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建筑沿山势而建,前后各两幢,大约相距50米,后面两幢高出前面两幢近3米,两段阶梯相通,前后两幢房子之间的斜坡以景观绿草覆盖,每幢楼前都种植了两颗现在已经长得巨大无比的凤凰树。前面两幢一字形排列,相距10米左右,中间筑有一个大大的圆形花坛,两边各有一条宽约两米的水泥地面通道,一直通到台阶处,与后面两幢房子连接在一起,使四栋楼房形成一个整体。
游学机构的导学带着学生、家长、老师参观了这两幢建筑,参观学校后山,参观纪念馆,讲解伟人故事,学校历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足当下,勤奋学习。
游学一天下来,人人疲惫不堪,大人、孩子都一脸倦色地坐在纪念馆门前大树下面的石椅休息。
导学布置学生完成游学日记后,宣布活动结束。
“我看大家都这么累,不如我们在外面聚餐,随便吃一点什么,懒得回去做饭了。好吗?”家委主席郑启轩妈妈大声说。
她的提议得到大部分家长的赞同。
“去我家农庄吧!”顾华妈妈笑眯眯地说,“开张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是我们平时喜欢吃的味道,鸡、鸭、鱼都是自己养的,瓜瓜菜菜都是自己种的,绝对绿色,无污染。”
共有十几个家长报名参加。
李芳和黄梅虹被家长们热情邀请,一定要参加。
盛情难却,李芳也带着想要一睹农庄真容的好奇心,答应一起去顾华家的农庄,和家长、学生一起吃饭。
“之前我带着郑启轩已经去过几次了。”郑启轩妈妈笑眯眯地说,“有几次,顾华还邀请了他的几个好朋友去,他们在顾华带领下,捡鸡蛋、摘水果、玩小喵小狗,开心得不得了。有一次,郑启轩带回来几个蛋,他没有小心放好,鸡蛋在背囊里打烂了,搞得整个背囊都是蛋液。”
路上,郑启轩妈妈滔滔不绝,人人笑声不断。
纪念中学在市区南边,农庄在市区北边,他们上了高速,又下了高速,路上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汽车才缓缓转入城际轨道立交桥下面。
李芳知道,农庄就要到了。
汽车拐进了两根竖立的粗大水泥柱子之间的水泥路面通道,沿着水泥地面,车子在一排排密密匝匝的车阵中终于找到一个空位停了下来。
一排竹子墙,树皮顶的简易房子在停车场旁边,房子左边是一块小小菜地,后面有一口约两亩见方的大池塘,右边有一条十米多宽的沙土路,一直通向前面,绕整个农庄一周,终点在农庄门口与入口的水泥路面相连。路的右边的空地挖成了鱼塘,鱼塘边搭建了几间养鱼场常见的洗手间,距离洗手间四五十米远,有鸡舍、鸭棚和鹅屋。房子和停车场前面也是鱼塘,共有五六个,每一个鱼塘占地都有四五亩。鱼塘左边靠近公路的一侧是一片约有两三亩大的菜地,菜地已经开垦出三分之二,种有薄荷、油麦菜、芥菜、莙荙菜、莴笋、小葱、茼蒿菜等等,有几个中年人在菜地上忙碌地播种、翻地、浇水。沿着池塘边种植有南方常见的芒果树、荔枝树、石榴树、番石榴、香蕉树、芭蕉树、木瓜树、黄皮树……芒果树和荔枝树,蕉树和木瓜树都挂着果实,有几棵芒果树上也还挂着芒果,那芒果与普通的芒果不同,普通的芒果在春夏之交就成熟了,掉落了,这儿的芒果果皮泛着淡淡的紫色,仍然还没有成熟的样子。李芳知道,那芒果叫贵妃芒,成熟的贵妃芒香味浓郁,果肉细腻爽滑,甜而不腻,是芒果中的上品。看到这一品种的芒果,李芳估计,其它果树的品种也不会是普通的。
整个农庄呈不规则棱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高架桥之间的地面空间。中间宽敞的部分是房子和停车场,其余地方以鱼塘、菜地为主。鱼塘倒影婆娑树影,蓝天白云,鱼儿自由游弋,猫狗鸡鸭鹅在空地上自由行走觅食,倒也有农村闲适的感觉。
可惜,没有山。
时不时在近距离高高架起的立交桥上滑行通过的城际轨道列车发出的轻微噪音有时也能扰乱心境。
高架桥上矗立的高压线杆之间的高压线总给李芳带来不安。
顾华妈妈很热情。她安排饭桌,推荐菜式,到厨房帮忙,让顾华带同学去捡鸡蛋……不时有客人大叫“老板娘!”她又急匆匆地赶到那客人面前,询问有什么需求。
饭菜清淡、可口,调料比家常菜丰富,是粤菜中广府菜的味道,很适合人们挑剔的味蕾。
大人小孩都很满意,赞不绝口,表示下一次还来,还要带家人一起来吃。
“请朋友来吃都挺好的。”家长们说。
这一说法,马上又得到一片赞同声,他们都觉得这儿可以成为家人聚会的地点,也可以成为宴请友人的地点,雅俗共赏之地,无非就是这儿了。
学生们坐在一桌。
扫荡了整个农庄鸡蛋、鸭蛋,玩弄了猫和狗、追赶了鸭和鹅的他们真的饿了。每上一道菜,他们就站起来,伸长了胳膊,伸长了筷子、离开自己坐的位置夹菜,一开始上的几道菜,被他们一扫而光。
“看他们的吃相,真是饿极了。”郑启轩妈妈说,“看,桌子上的才全都吃完了。”
他们不仅把刚上桌的菜全部光盘,每个人碗里都盛上了满满的米饭,每个人都狼吞虎咽,满脸满眼的饥不择食。
大人们慢悠悠地吃着、品着、聊着,不时看看自家孩子是否吃饱、吃好,不时提醒几句什么。
菜还没有上完,小孩桌的人已经不见了一多半。
“吃饱了,又去玩了。”妈妈们说。
借着农庄各处明亮的灯光,吃饱了的孩子们又撒欢了。
桌子上、凳子上,摆放着他们的背囊、收获的鸡蛋、鸭蛋。
桌子旁,毛芷、肖莉这两个胖嘟嘟的女生在大口大口地吃。
“别吃了,你!” 毛芷妈妈隔着桌子大声喊。
毛芷猛地停住了筷子,扭头看了妈妈一眼,接着又大大夹了一筷子鸡肉放进嘴里。
“这孩子,这么肥了,还总是吃那么多,好像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太肥。女孩子,这么不注意,以后长大后怎么减肥呀?真是的。平时在家里也这样,总是叫也不听。吃那么多!真让人操碎了心。”毛芷妈妈有点尴尬地说。
肖莉妈妈很有同感:“是呀,肖莉也是吃得多。她那大腿,都快有我的那么粗了。叫她少吃一点都不行,有时候叫她少吃点,还会跟我讲道理,说现在是发育时期,如果不吃饱不吃好,怎么能长好身体呢。我看她讲得也很有道理,平时也不太叫她少吃了。就希望她自己注意点,自觉点。不要让自己太肥了。”
妈妈们都觉得肖莉讲的话很有道理,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多点也正常,只要不会吃得太过饱太过撑,不会肥胖,就安心了。
小孩桌旁,一个男生玩了玩又回来吃几口,他的行为引起了郑启轩妈妈的注意,话题从两个女生身上转到了那男生身上。
“你们看曽博,可别以为他那么瘦吃得少,其实他吃东西吃得很多的,而且他什么都吃,从不挑吃。有时他和郑启轩一起玩,我们会请他在家里或者出去吃饭,他吃的量大概有郑启轩两倍那么多。”郑启轩妈妈放低了音量说,但是,她的话全桌人都能听见。
曽博的饮食习惯又得到饭桌上妈妈们的赞同和欣赏。
今天,曽博妈妈委托郑启轩妈妈照顾曽博,她自己没有来参加活动,因此,曽博和郑启轩一直在一起。
左手一大盘,右手一大盘,端着两大盘白切鸡过来的顾华妈妈说:“各位,我向大家隆重推介这道白切鸡啊。不多说,你们吃过就知道了。”
她把白切鸡放在桌子转盘的同一条直径的两端,说:“顾华每天都要吃半只白切鸡,还要吃两碗饭。刚才说曽博、肖莉和毛芷吃得多,我看都不如顾华吃得多。”
“他天天都吃半只鸡啊?不会腻吗?”李芳问。
郑启轩妈妈拿起公筷,夹了一块鸡腿放到李芳碗里,说:“来来来,李老师,你试试,这个鸡,他这儿真的做得好。很爽滑,肉质很细,很滑,特别是里面的胶质,很有韧劲。”
李芳谢过郑启轩妈妈后,夹起了碗里那块鸡肉。确实如郑启轩妈妈所说,鸡肉肉质细腻,嫩滑,鸡皮柔韧弹牙,鸡皮和鸡肉之间凝结着厚厚的一层胶质,吃进嘴里后嘴角轻轻一泯,胶质就滑下了喉咙,只感觉到咽喉一阵清凉,异常舒适。
“嗯,真是不错。”
“这碟白切鸡是你们这儿的招牌菜了吧,做得真好。”
“难怪顾华每天都可以吃半只。”
“我也可以每天吃完半只。”
“其实半只鸡也不是很多嘛!”
……
这餐饭,足足吃了两个小时,空气中弥漫着凉气时,大人们才领着对农庄依依不舍的孩子回家。
后来,顾华家的农庄成了他和朋友们欢聚玩闹游戏的场所。顾华妈妈也希望顾华多和成绩好、品德好的同学交往,于是,郑启轩、武铭施、曽博、司徒睿等几个男生成了农庄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