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糖有时会不想上幼儿园,尤其是放假在家呆久了,哪怕平时她经常说妈妈我好想上幼儿园,到了上课那天早上,她总会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既然平时她经常表达出对幼儿园的喜爱,那就可以排除她在幼儿园有不好体验的因素,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多是:1、身体不舒服了;2、想和妈妈在一起。如果是原因1,那当然在家照看也好(从精神状态上判断),如果是原因2,我多数都是会鼓励她,由她自发的内驱力鼓舞自己继续上幼儿园。酥心糖爸爸每次都以“你不去早说呀,那我们就不交幼儿园的钱了,要很多钱的,多浪费钱呀!”的理由来劝她,其实我不太赞同。毕竟对于小孩子,金钱观念还没那么重,不需要从小灌输金钱为上的意识。在小朋友心里,不想和爸爸妈妈分开这么久是她内心重要的想法,分开久了会感到难过是她的情绪感受,这想法、感受和不去幼儿园就是浪费钱是两个没有关系的事情,不能不顾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单一的强调浪费钱的观念,也千万不要形成“金钱才重要,我自己的想法不重要”这种错误的想法,不然以后会慢慢习惯了为了钱去强迫自己做一些不喜欢的甚至是违背自己初心的事情。
既然是因为有想法和感受而产生了不想去幼儿园的结论,那我们给她创造其他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得出想去幼儿园的结论不就可以了吗!首先当然是对她表达关心,亲亲抱抱问问她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肯定她的感受。然后我主要从两个方向出发,一是建立她的责任心,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因为要学本领保护照顾爸爸妈妈和她爱的人。每一个阶段年龄的小朋友都要去上学学本领学知识,在幼儿园学的是如何先照顾好自己,然后如何照顾其他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再然后学会交朋友,和朋友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保护你的朋友,这就是你在幼儿园要掌握的本领。等到了小学,初中,高中,你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等以后爸爸妈妈老了,走不动了,就需要你来帮忙照顾我们了。这时,要保护照顾爸爸妈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就开始产生动力。二是强调学习需要坚持,你羡慕的医生,警察,还有妈妈,之所以懂的事情多,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坚持学习,虽然过程会偶尔感到无聊,漫长,但是当你可以帮助到别人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快乐却是巨大的。但是医生是今天我想做医生就能做的吗?不是,是他坚持从幼儿园开始上学,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一直读下去,直到能力成熟了,他才能成为一名医生,所以我们如果也想做医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坚持!三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如果在上幼儿园的时间要爸爸妈妈陪玩,但是爸爸妈妈却因为也有自己的事情做陪不了你让你觉得失望和无聊(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而等幼儿园放学了你又想念你的朋友和老师,想和他们玩却因为放学后他们也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空和你玩让你觉得失望难过,那你一整天岂不是都不开心了?那为什么我们不调整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上幼儿园的时间就尽情享受和朋友、老师的时光,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也忙完自己的事情可以陪你了,你也就可以尽情享受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这样,你是不是一天都能非常快乐呢?那你想做一个一天都快乐的人还是一天都不开心的人呢?四是提醒朋友的想念,问问她想不想班里的好朋友Xxx,如果不去幼儿园,小朋友也会想念你的。最后,向她确认是否上幼儿园,如果她还是坚持不去,那就真的不去吧,让她体会一下,但是通常我挑其中一两点来说,她就已经说要去幼儿园了
酥心糖第一次刚开始上幼儿园时,抵抗的情绪会更强烈,我为了强化在幼儿园美好的体验,会和她做一个表格,上一天幼儿园就自己划掉一个格子,如果能连续划掉五个格子,那就能获得一个奖励,例如她喜欢吃的披萨。等后来她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以及对幼儿园有所期待了,我就撤掉了这个奖励。当然,为了强化幼儿园的美好感觉,我还会经常给她读幼儿园的绘本,请教她幼儿园里学了什么知识,让她当老师教教我,羡慕她在幼儿园的活动丰富以及餐食的丰富美味,告诉她老师今天表扬了她什么地方做得好,甚至偶尔晚上接她放学时会带点小零食给她吃并一起分享给她的朋友们。基本上,她现在已经很有使命感的觉得,自己要上幼儿园了。
最后推荐一本幼儿园的绘本—《我爱幼儿园》,酥心糖非常喜欢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