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人生如此短暂,再拖下去,你会错过太多。
没有什么比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来分享如何治愈拖延症更有说服力了。
把自己的身体切成碎片放在餐桌上,只剩下一个脑袋存活,嘴巴一块一块地吃着自己的身体碎片,很享受——拖延症。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拖延症是一种几乎人人都会患的病,它发作时世界静止,人们忘记所有的催促和任务,持续发作时,将会演变成恶性循环,越拖越焦虑,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之前有看过一个段子: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当你犹豫不决时他们就会打架。小学时勤奋小人把懒惰小人打的落花流水,初中时就已经打成了平手,高中时懒惰小人便经常获胜,大学时他们忽然不打架了,原来勤奋小人被“打死了”。
但懒惰不过是拖延症的前期症状,虽然两者都呈现出一种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的感觉,但事实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拖延症:但有一件事必须要完成式,人们进行回避,并且感到焦虑愧疚不安,但就是不做。
懒:一件事可做可不做,并且有能力完成,但是不感兴趣。
比如有一个作业需要一周之内完成,但是我拖到最后才急急忙忙赶活甚至没有完成,这时候慵懒来形容就不那么恰当了,因为你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明明知道不做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却依旧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来蒙蔽自己,似乎这就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为了短暂的快乐,对失败的害怕,亦或是对完美的追求都是对拖延症的放纵。
这篇文章就是一周之前就预定写下的,但是进入网课周之后,似乎多了很多拖延的理由,作业太多,课太满,今天累了不想写……所以我将从这篇文章发出的一天开始,阻止拖延症的恶化,以下是我改善自身拖延症的药方。
首先要完成一件事就必定会有动力和阻力,那么思路非常清晰,提高动力,降低阻力。
动力是啥-动力是帮助我们战胜拖延症,对成功的期许,对回报的向往。小时候父母奖励写完作业后可以看电视,长大后做完作业获得的自由时间等等,它们推动我们克服阻力,投入行动。
阻力是啥-阻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行动成本,付出的时间。精力。思考,以及失败的风险等。
例如当我非常想要出国留学时,学起英语来就会更加轻松,因为我知道我将获得什么回报;当我有一个重要的球赛要赴的时候,便会在球赛开始之前解决所有会影响心情的事情,不会让自己一边打球一边想着还有几门作业没写,几篇论文没叫,几行代码没敲。就是这样一种心态逼迫着自己打败拖延症,所以在自己拖延症发作时便要想好自己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奖励,可能是一种惩罚,这便激活了我们脑海里的“奖罚系统”从而激励自己更专注更高效的完成任务。
接下来是更重要的一点,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状态:进入随时「开始」状态。
因为仅仅对一件任务进行思考,权衡,作准备会让我把执行的时间一拖再拖,进入悬而未决的状态,之前有说到对完美的追求也是对拖延的放纵,思考的太多也是一种拖延,这样还是没法安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我开始拖延或者刚开始拖延的时候,尽自己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学习状态,相信学生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无论自己多么不想读书学习,在静下心来学习之后就没什么能打扰自己的了,完全沉浸在了学习中。所以就是用这样的心态来去除病根,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径开始。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坚持跑步,一个方法就是,把跑鞋、运动服、腰包挂在进门的衣架上。这样,当你想跑步时,你走到门边,发现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穿好鞋,换好衣服,拿起腰包,立刻可以出发,而不是还要从衣柜里把这身行头找出来,你去跑步的意愿就会大大提升。
这里最难的就是建立起一种习惯,无论你在哪儿,什么状态,只要有了想法就要去做,哪怕还没完全想好,也不能让思维阻碍行动。这需要大量的,多次的,长时间的尝试才能达到,但是当你养成这样的习惯时,不但可以高效完成许多任务,也可以大大减少生活中的烦恼,焦虑和困扰。
别总抱怨错过,若你总是拖延,你幻想的未来,终归只会是幻想,最终被你自己摧毁。